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及克服对策
【6h】

我国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及克服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

1.3论文结构

第二章关于志愿服务的理论

2.1新“公共空间”理论

2.1.1志愿精神的兴起

2.1.2都市新“公共空间”的发育

2.2公民社会理论

2.2.1公民社会的涵义

2.2.2志愿组织的涵义

2.2.3志愿组织的发展对建构公民社会的意义

第三章我国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

3.1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的含义

3.2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的表现

3.3志愿服务的“行政化”问题的原因

3.3.1外部原因

3.2.2内部原因

3.3志愿服务“行政化”问题的后果

3.3.1不利于志愿精神的培育

3.3.2不利于志愿服务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国外志愿服务的概况及对我国克服志愿服务“行政化”问题的启示

4.1国外志愿服务概况

4.1.1国外志愿服务的起源及演进

4.1.2国外志愿服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2国外志愿服务对我国克服志愿服务“行政化”的启示

4.2.1志愿活动侧重民办为主

4.2.2发展慈善事业离不开企业支持

4.2.3政府不直接干预

4.2.4志愿组织应与民间团体合作

4.2.5志愿服务应把社区作为主要载体

第五章我国克服志愿服务“行政化”问题的对策

5.1确立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

5.1.1发挥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5.1.2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5.1.3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5.2实现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

5.2.1政府变介入为支持

5.2.2进行资源整合

5.2.3管理实行分层

5.2.4发展独立团体

5.2.5实行竞争选择

5.2.6完善激励机制

5.3大力发展非营利服务组织

5.4加强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

5.4.1加强志愿服务立法的意义

5.4.2坚持志愿服务的立法原则

第六章我国克服志愿服务“行政化”问题的成功案例—深圳市义工联的成长启示

6.1体制外生长阶段

6.2寻求政府支持阶段

6.3依法独立发展阶段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如老龄化、下岗就业以及社区建设等,这些问题和事务仅靠政府一手包办难以令人满意,在政府能力限度之外急需一种新的社会合力来支持政府有效的处理这些公共事务.志愿活动逐渐成为政府促进公共事务解决的一种行政体制外的动员和组织方式.这一政策促使大量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逐步形成规模.志愿服务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随着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中国国情和改革的进程的影响,公共事业组织的主体地位确立的异常艰难,使得志愿服务行动的发展也不顺利,在志愿服务中产生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