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灌注桩后注浆单桩承载力与浆液扩散理论的研究
【6h】

灌注桩后注浆单桩承载力与浆液扩散理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作用机理及工艺研究

第三章 浆液渗透、扩散理论的研究分析

第四章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性状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发展,越来越多采用深基础形式。钻孔灌注桩作为深基础的一种形式,因其承载力大、噪音低、振动小、桩长、桩径可以自由选择、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减小桩底沉渣和桩周泥皮对桩基的不利影响,改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有效地提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国内很多地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注浆理论为指导,介绍了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并对注浆材料的分类、要求、浆液的基本性能、浆液流动性影响因素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进行阐述。重点研究了浆液在地下渗透规律,建立渗流数学模型,分析了注浆压力、注浆持续时间、水泥浆液粘度、土层的渗透系数等施工参数对浆液扩散半径的影响,并给出了浆液渗透扩散半径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增强机理,研究了桩周土体变形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分析了桩长、桩径、桩端土性质、水泥种类、注浆量、注浆压力及桩端固结体强度等因素对单桩承载力提高系数的影响。 最后结合沈阳地区灌注桩后注浆的工程实例,应用计算得出浆液扩散半径,并结合承载力公式进行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其结果与静载试验吻合,具有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