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机构投资者的噪声交易研究
【6h】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机构投资者的噪声交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噪声交易和委托代理相关文献综述

2.1噪声交易相关理论概要

2.1.1噪声交易概念及发展概述

2.1.2信息质量型噪声交易

2.1.3基于代理关系的噪声交易

2.1.4操纵型噪声交易

2.2委托代理相关理论

2.2.1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2.2.2委托代理基本模型的描述

2.2.3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2.2.4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模型与噪声交易存在依据

3.1 DSSW理论介绍

3.1.1 DSSW模型的假设

3.1.2 DSSW模型的应用

3.2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模型

3.2.1进化博弈理论概要

3.2.2噪声交易的进化博弈模型

3.2.3模型的算例分析

3.3噪声存在于市场的依据

3.3.1羊群现象

3.3.2噪声交易过度

3.3.3政府干涉股市形成“政策市”

3.4规避噪声交易的必要性

3.4.1噪声交易造成价格过度波动

3.4.2噪声交易降低市场效率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动态委托代理关系的噪声交易分析

4.1相关研究与模型分析

4.1.1 Brett Trueman的噪声交易理论

4.1.2 Dow-Gorton模型

4.2动态模型下的噪声交易分析

4.2.1模型描述

4.2.2模型中各因素的现实含义

4.3仿真算例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动态委托代理关系的噪声交易规避方法

5.1基于动态委托代理关系的噪声交易规避方法

5.2动态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最优监督成本确定

5.2.1模型描述

5.2.2应用算例

5.3基于激励与风险分担模型的最优提成比例的确定

5.3.1激励与风险分担模型描述

5.3.2信誉作用

5.4金融市场体制与投资机构监督机制的改进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6.1本文的主要工作

6.2本文的贡献

6.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金融市场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噪声交易,噪声交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研究交易者行为和金融市场运行方式的理论。1986年,美国当时的金融协会主席F.Black发表《Noise》一文,将噪声交易者定义为把“噪声”视为真正的信息而交易的人,并且断言:噪声交易者占交易者总量的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在现代金融市场当中,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机构投资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不用自己的资本进行投资,而利用投资者的资金和自己的专业技能来谋取利益。在正常情况下,虽然基金经理人比投资者更了解投资市场,但在明显了解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为了增强基金的流动性,基金经理人可能会出现短线行为,做一些投机性很强的交易;也可能由于经理自身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的能力,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另外道德风险也可能来自基金经理自身欲望的极度膨胀。不论是哪种情况,它们都违背了投资的理性原则,都属于噪声交易类型。 在本文中基金经理的噪声交易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背德行为。由于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之间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基金经理在没有获得相关信息就发生交易(噪声交易),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就是从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角度出发来解释基金经理参与噪声交易的原因,并且得出能够影响基金经理噪声交易的相关因素。同时,也从委托代理模型的这些因素当中找出对噪声交易进行控制的方法,从而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