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ebGIS的实时雨水情信息系统开发框架研究
【6h】

基于WebGIS的实时雨水情信息系统开发框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引言

1.1项目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相关技术简介

2.1 WebGIS技术

2.1.1 GIS

2.1.2WebGIS

2.1.3 WebGIS的开发平台

2.2应用框架的开发技术

2.2.1应用框架的概念

2.2.2使用应用框架的重要性

2.2.3系统应用框架的分层

2.2.4应用框架开发方法

2.3 Java组件技术

2.3.1 J2EE平台的优势

2.3.2 Jsp

2.3.3 Servlet

2.3.4 Javabean

2.3.5 JDBC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PFAF框架需求分析

3.1 PFAF框架的需求分析

3.1.1系统用户

3.1.2系统功能需求

3.1.3非功能需求

3.1.4用例模型

3.2 PFAF框架结构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PFAF框架设计

4.1数据库连接层

4.1.1数据库连接管理

4.1.2数据库连接管理组件的设计

4.2业务实体层

4.3数据访问层

4.3.1 DAO模式

4.3.2数据访问逻辑组件的设计

4.4领域工具层

4.4.1等值线ContourLine

4.4.2等值面类ContourFace

4.5表现层

4.5.1 Java自定义标签介绍

4.5.2表现层组件的设计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PFAF框架实现与应用

5.1 PFAF框架实现

5.1.1数据库连接层的实现

5.1.2业务实体层的实现

5.1.3数据访问层的实现

5.1.4领域工具层的实现

5.1.5表现层的实现

5.2 PFAF框架应用

5.2.1系统开发平台

5.2.2系统架构设计

5.2.3组件的使用效果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工作简历

展开▼

摘要

实时雨水情信息系统是防汛期间的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之一,为防汛管理部门提供实时雨情信息、水情信息,为防洪决策、水库调度提供重要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通过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将空间地理分布状况及所具有的属性进行数字存储,并加以分析和处理,将处理结果以地图、图形及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把GIS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利用因特网技术在Web上发布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建立网络化的地理信息处理平台,即WebGIS,已经成为GIS发展的趋势。 软件组件化是21世纪软件工业发展的大势趋。工业化的软件复用方法已经从类库演化到了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应用框架为建构于其上的应用领域的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服务。框架通过一系列抽象类的组合实现软件代码和设计的高度重用,并获得可扩展性、模块化等好处。 本论文探讨了将WebGIS技术应用于实时雨水情信息发布系统软件框架(PFAF)的构建,着重分析了如何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将框架系统划分为跨领域组件、领域组件,将系统组件按层次划分为业务实体层、数据访问层和表现层等,实现应用逻辑和数据逻辑之间的松散耦合,将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架构设计思想应用于WebGIS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使系统逻辑结构清晰,便于管理。采用动态代理、DAO等设计模式,实现数据库访问统一接口,通过数据库连接池和SQL命令缓冲池的机制,实现数据库资源的有效重用,显著地提高系统数据持久层的整体访问性能。并且特别地提出采用Java定制标签技术实现面向业务领域以及GIS功能的可视化封装,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标注的灵活性和美观性,并且极大简化了JSP表现层的代码工作量,为系统的维护、升级、演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