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式研究
【6h】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选题的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本文研究的思路

1.4.2本文的研究方法

1.5本文的结构

第2章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综述

2.1制造企业信息化概述

2.1.1制造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内容

2.1.2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特点

2.1.3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

2.1.4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

2.2企业信息化测评概述

2.3国内外信息化评估体系研究

2.3.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国内研究现状

2.3.3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2.4本章小结

第3章制造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指标的设计原则

3.2指标的筛选

3.3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3.4本章小结

第4章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

4.1整体指导思想

4.2指标体系的数学描述

4.3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4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评价值

4.5实证分析

4.5.1权重计算

4.5.2模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5.3结果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评价模型的实现模式

5.1系统设计

5.2系统体系结构

5.3系统功能结构

5.4系统评估流程

5.5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6.2主要贡献

6.3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重要标志。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强大后盾,制造企业的先进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制造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所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基础还很薄弱,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客观、有效、全面的评估测评工具。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完善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估模型,实现对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从而指导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根据我国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特点,将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进行总结,建立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和安全五个一级指标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下,充分考虑了战略地位、应用状况、人力资源等对制造企业信息化有着重大影响而通常又未能列入直接量化的特征,规避了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估的局限性,较为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真实水平。对在实际评估操作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个评估参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从而对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评估系统,依据所采集的某地区的共计20家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开展情况数据,对这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综合得出该地区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分项指标评价值,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第三,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评估系统的实现模式一计算机辅助系统,分析了功能模块和流程,对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实施及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