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OA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与实现
【6h】

OA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国外的发展

1.2.2国内发展

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2.1工作流技术

2.2表单自定义技术

2.3文档处理技术

2.4个性化辅助技术

2.5研发借鉴技术

2.5.1信息资源规划

2.5.2数据库技术

2.5.3存储技术

2.5.4接口技术

2.5.5加密技术

2.5.6数据安全性

2.5.7标准文档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框架设计

3.2系统平台建设

3.2.1体系结构选择

3.2.2开发平台选择

3.2.3应用平台选择

3.3系统接口设计

3.4系统安全架构

3.4.1安全模式

3.4.2安全组

3.4.3安全体系

3.4.4权限分配

3.5人机界面规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系统功能模块及代码实现

4.1政务办公

4.1.1收文管理

4.1.2发文管理

4.1.3档案管理

4.1.4便签管理

4.1.5会议管理

4.2个人办公

4.2.1个人邮件

4.2.2公务箱

4.2.3个人设置

4.2.4日程安排

4.3辅助办公

4.3.1文件汇编

4.3.2人事信息

4.3.3短信服务

4.3.4规章制度

4.3.5科室职能

4.4公共信息

4.4.1公告通知

4.4.2领导讲话

4.4.3常用电话

4.4.4常用资料

4.4.5重要资讯

4.4.6在线调查

4.5系统设置

4.5.1人员设置库

4.5.2参数设置

4.5.3流程设计

4.5.4数据库备份

4.5.5操作日志

4.6部分实现代码

4.6.1 Javascript脚本(jscommon)

4.6.2 Lotusscript脚本(lscommon)

本章小结

第五章系统原则与实施目标

5.1系统设计原则

5.1.1开放性和互联性

5.1.2适应性

5.1.3先进性和成熟性

5.1.4安全保密性

5.1.5管理简便性

5.1.6可移植性

5.1.7可维护性

5.1.8可扩展性

5.2系统实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的办公方式使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手工处理那些繁杂、重复的工作,手工处理的延时和差错,正是现代化管理中应该去除的弊端。OA(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传统办公方式的变革,适应了人们的普遍需求,也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潮流。推行OA可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能给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带来革命性进步。传统办公模式存在不规范、不严谨,人为因素太多,变化不定的缺点,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是管理手段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带来管理思想的进步。政府职能部门办公日益从过去的管理向服务型转变。OA为用户提供的正是为民服务的支持,这正说明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趋势、一种更好的政府办公方式。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标准模块的功能和开发。由于办公自动化系统所收集、处理、分析的对象是“信息”,这类信息多以文档的形式流转,因此采用文档型结构的数据库更符合系统应用。本课题采用Lotus Notes平台的B/S结构为主体,同时要结合XML、Servlet、HTML、JavaScript、Applet等多种技术来实现整体的系统搭建。经过测试,本系统可以完成支持多层构架将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分开;独立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之上,可以跨平台运行;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具备分布式事务功能;支持消息服务;支持组件化开发;支持集群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等技术实现。同时本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提供口令保护、应用数字签名、电子图章技术以及多种加密算法,从系统角度、数据库角度、文档角度设置多层验证机制,保证信息存储、传输的安全与完整。 第一章引言,介绍本项目的背景、来源、国内外发展的情况以及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解决关键技术实现问题,包括研发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接口技术、工作流引擎、自定义表单、文档处理、个性化工具、及时提醒、委托代办、超时催办等关键技术点的解决方式方法和实现原理;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应用方案(体系结构选择、应用平台选择、系统接口特点)、安全架构(安全模式、安全组、安全体系、权限分配等)、人机界面规划等,对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平台搭建等总体的设计思维加以说明; 第四章是系统实现,介绍各模块的主要功能,设计原理,实现方式等; 第五章介绍系统设计中遵循的原则及系统实施目标,包括系统的开放性和互联性、适应性、先进性和成熟性、安全保密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确保系统设计的原则性,不偏离设计主体。达到了对本系统内部结构,关键技术,设计思路等详细论述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