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
【6h】

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概述

2.1 审计模式涵义及其发展

2.1.1 审计模式的涵义

2.1.2 审计模式的发展

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

2.2.2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征

第三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产生及发展的背景分析

3.1 证券市场背景分析

3.1.1 美国20世纪早期的证券市场

3.1.2 美国20世纪40年代-70年代证券市场

3.1.3 美国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

3.1.4 美国90年代至今证券市场

3.2 法律环境背景分析

3.3 审计行业监管背景分析

3.4 文化环境及人才素质背景分析

3.4.1 文化环境

3.4.2 人才素质

3.5 审计师的独立性背景分析

3.5.1 美国审计师独立性分析

3.5.2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道德指导方针

3.6 国外案例分析

3.6.1 世通事件回放

3.6.2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

4.1 证券市场背景分析

4.1.1 我国1984-1991年证券市场

4.1.2 我国1992年-1997年证券市场

4.1.3 我国1998年-2004年证券市场

4.1.4 我国2005年至今证券市场

4.2 法律环境背景分析

4.3 审计行业监管背景分析

4.4 文化环境及人才素质背景分析

4.4.1 文化环境

4.4.2 人才素质

4.5 审计师的独立性背景分析

4.6 国内案件分析

4.6.1 银广夏事件回放

4.6.2 案件分析

第五章 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5.1 加强证券市场建设

5.2 完善法律环境背景

5.3 加强和改进审计行业监管

5.4 培养审计人才,提高执业判断能力

5.5 审计师独立性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先进性已经得到大多数国家审计界的认可。但是由于这种模式产生及发展在经济发达国家,它在实务界的应用都有着一定的环境背景,而我国的经济、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环境背景与其不尽相同,这些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其特征,然后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国外产生及发展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为证券市场背景分析、法律背景分析、审计行业监督背景分析、文化背景和人才素质分析以及审计师独立性分析;接下来,重点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背景、法律背景、审计行业监督背景、文化背景和人员素质及审计师独立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与该模式在国外应用的背景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讨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和可能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在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不足,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了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条件,而且我国审计界已经迫切的需要这种先进的审计模式来降低审计人员的执业风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学术界、会计执业界和法律界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