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思想解析
【6h】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思想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统筹兼顾思想的理论溯源

2.1 统筹兼顾思想在中西思想史上的最初萌芽

2.1.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统筹兼顾思想萌芽

2.1.2 西方哲学中的系统辩证法思想

2.2 党的三代领导人的统筹兼顾思想演进

2.2.1 毛泽东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思想

2.2.2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思想

2.2.3 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思想

第3章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思想的方法论特征与哲学意蕴

3.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统筹兼顾方法论形成的标志

3.2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科学内涵与方法论特征

3.2.1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科学内涵

3.2.2 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论特征

3.2.3 统筹兼顾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

3.3 坚持统筹兼顾方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4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3.4.1 统筹兼顾的唯物辩证法底蕴

3.4.2 统筹兼顾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思想

第4章 当前实践统筹兼顾方法推动科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4.1 实践统筹兼顾方法的困境

4.1.1 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4.1.2 深层次社会问题凸显

4.1.3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

4.2 实践统筹兼顾方法的若干对策

4.2.1 坚持以系统思维统揽全局的新思路

4.2.2 合理设计发展目标

4.2.3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

4.2.4 构建长期有效的实施机制

第5章 结论

5.1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思想的理论分析

5.2 实践统筹兼顾方法推动科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统筹兼顾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中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古今中外方法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曾根据时代主题和实践需要的不同对统筹兼顾的发展方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而为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筹兼顾是指在工作指导上要统一筹划,平衡各个发展环节,协调各方面利益,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配置一切资源。社会是一个由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系统的各个环节要求相互协调才能形成系统整体的统一发展,作为领导者,在筹划和指导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必须要兼顾各个方面,平衡各个环节,协调各种关系。因而统筹兼顾作为我党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应运而生。胡锦涛进一步把统筹兼顾提升到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的高度,这就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大大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兼顾发展方法论的认识,从而也提升了“统筹兼顾”方法的理论地位。统筹兼顾思维具有系统整体性、协调有序性、结构优化性、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统筹兼顾发展方法论是对我党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目前在我国实践统筹兼顾方法推动科学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深层次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坚持以系统思维统揽全局的新思路,合理设计发展目标,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构建长期有效的实施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兼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