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并购与我国反垄断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6h】

跨国并购与我国反垄断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跨国并购相关概念的研究

1.2.2 国外立法对于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定的比较

1.2.3 我国对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4.1 在反垄断问题上区别对待中外并购

1.4.2 改变市场集中度测算方法

1.4.3 将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共同使用

第2章 跨国并购概述及影响因素

2.1 跨国并购概述

2.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2.1.2 合并和收购概念辨析

2.1.3 跨国并购的基本类型

2.1.4 跨国并购的特征

2.2 影响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

2.2.1 经济全球化

2.2.2 各国外国直接投资管理政策的调整

2.2.3 资本市场自由化的推动

第3章 我国跨国并购的政策演进与《反垄断法》的相关条文分析

3.1 我国跨国并购政策的演进阶段与特点

3.1.1 规范外资以并购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

3.1.2 规范外商投资产业准入

3.1.3 加强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3.2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3.2.1 跨国并购威胁我国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分析

3.2.2 跨国公司的技术流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负面影晌

3.2.3 跨国并购对我国造成的垄断风险分析

3.3 我国《反垄断法》对跨国并购垄断的规制

3.3.1 我国《反垄断法》的基本特征

3.3.2 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垄断的相关条文分析

第4章 美国、欧盟对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

4.1 美国——反垄断法典与行政法规结合的体系

4.1.1 美国对并购申报的法律规制

4.1.2 美国对并购审查的法律规制

4.2 欧盟——行政法规主导的体系

4.2.1 欧盟对并购申报的法律规制

4.2.2 欧盟对并购审查的法律规制

4.3 GE与Honeywell合并案及评析

4.4 欧美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对我国的借鉴

4.4.1 完善并购申报标准制度

4.4.2 完善并购审查制度

第5章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5.1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不足

5.1.1 不切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

5.1.2 界定外资并购构成垄断的实质标准不明确

5.1.3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程序制度不健全

5.1.4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惩罚措施力度不够

5.2 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5.2.1 立法模式选择——内外合一与分立的优劣辨析

5.2.2 建立更完善的的审查标准——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相结合

5.2.3 报告制度——兼采事前与事后申报之长

5.2.4 损害赔偿请求权——对垄断惩罚措施的补充

第6章 结论

6.1 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体系构建上采取双轨模式

6.2 采取美国赫尔芬达尔指数测算市场集中度

6.3 建立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审查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跨国并购这些年来导致的对我国国内产业的垄断和对竞争市场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因此,将跨国并购纳入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已成为我国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如何对跨国并购进行反垄断法律规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章从跨国并购的概述开始,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市场垄断的影响;又论述了我国现行对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在该部分的后半部分着重分析了《反垄断法》中对规制企业并购的相关条文,这些条文具体涉及到对企业并购的申报制度和审查制度,文章借助这些条文来阐明我国的《反垄断法》对企业跨国并购的规制;之后本文以欧盟和美国为着手点,介绍了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对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并以欧盟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反垄断法律规制中的申报制度和审批制度展开;文章的第四部分针对我国目前《反垄断法》企业并购申报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审查标准不够全面、审查机构和步骤不够专业的不足,在借鉴欧盟和美国对企业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申报和审查的先进制度基础上,对我国《反垄断法》的修订提供了一点微薄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