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理者风险厌恶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实证研究
【6h】

管理者风险厌恶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传统融资理论的企业融资偏好研究现状

1.2.2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企业融资偏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管理者风险厌恶对融资决策选择影响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管理者

2.1.2 风险厌恶

2.1.3 融资偏好

2.2 管理者风险厌恶与企业融资行为

2.3 基于价值模型的管理者风险厌恶理论分析

2.3.1 价值模型概述

2.3.2 基于价值模型的风险厌恶管理者融资决策模型构建

第3章 管理者风险厌恶程度变量分析与设计

3.1 管理者风险厌恶的度量标准分析

3.2 管理者风险厌恶的变量设计

第4章 基于管理者风险厌恶的融资偏好实证分析

4.1 实证设计

4.1.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变量定义

4.1.3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与分析

4.3 实证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有关企业融资理论的研究多数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个体的完全理性。由此形成了两大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与融资优序理论。但他们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于是,我国许多学者在理性人假说框架下,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制度政策等几个角度进行探究,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随着传统金融学研究假设的放松,人们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探究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对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行为,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未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作为行为金融学核心理论的前景理论发现人们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在面对具有收益和损失可能性的选择时,会采取风险规避行为而表现的过于保守,呈现出风险厌恶的特性。我国学者李剑锋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我国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符合前景理论所表述的风险厌恶非理性行为。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管理者“风险厌恶”这一非理性行为视角,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
  本文首先基于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分析了管理者风险厌恶的心理特征对融资决策的影响,并构建了二者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如果管理者存在风险厌恶的心理特征,股权融资将带来正的心理效用,且管理者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使用债务可能性越小,越偏好使用股权融资。并将其作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假设;然后借鉴国内外学者衡量管理者风险厌恶的指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筛选出管理者年龄、任职期限、持股比例三个指标作为管理者风险厌恶特征的替代变量;最后使用多元回归法实证检验了管理者风险厌恶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进而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心理的、内生性的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