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居民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与偏好结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6h】

城市居民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与偏好结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2 住房支付能力应用研究

1.3.3 住房需求的类型及其测算

1.4 研究设计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假定与研究假设

1.4.4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测算方法

2.1 主要住房支付能力指标评述

2.1.1 房价收入比

2.1.2 剩余收入法

2.1.3 住房消费比例

2.1.4 供需不匹配程度

2.2 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的测算

2.2.1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2.2 基于房价收入比的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测算

第3章 基于住房需求分解的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测算方法

3.1 住房需求测算

3.1.1 住房有效需求计量模型的确定

3.1.2 住房需求的测算

3.2 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的测算

3.2.1 住房需求和住房保障间的联系

3.2.2 住房消费需求比例

3.2.3 保障性住房需求

第4章 基于辽宁省数据的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测算方法的应用

4.1 数据来源

4.1.1 调查数据

4.1.2 统计数据

4.2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测算方法之应用

4.3 基于住房需求分解的测算方法之应用

4.3.1 住房需求的测算

4.3.2 保障性住房需求的测算

4.4 测算方法应用的结论

4.4.1 两种测算方法之比较

4.4.2 辽宁省保障性住房供需情况

第5章 住房需求偏好的结构

5.1 住房需求偏好验证性因子分析

5.1.1 住房需求偏好的指标体系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住房需求偏好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1 住房需求偏好初始模型的构建

5.2.2 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5.2.3 初始模型的修正

5.2.4 住房需求偏好最终模型及其应用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描述分析基本结论

6.1.2 测算方法研究结论

6.1.3 住房需求偏好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6.2.2 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的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性

6.3.1 数据来源的缺陷

6.3.2 样本不足导致误差较大

6.3.3 住房需求偏好因素考虑不全

6.4 研究展望

6.4.1 探讨基于其他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6.4.2 扩大样本量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文各项符号的含义一览

附录2 住房需求偏好结构方程模型矩阵方程式

附录3 正式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城市住房问题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居民无法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政府加强住房保障显得愈加迫切。
  为了客观、准确地估计保障性住房需求,笔者提出了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的两种测算方法。第一种是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方法,即将房价收入比作为住房支付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公式推演得出保障性住房需求水平;第二种方法则是将住房需求分解为消费和投资两种需求,再将住房消费需求进一步分解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而满足的住房消费需求和因收入过低无法自我满足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后者即为保障性住房需求,进而借助住房需求进行测算。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家庭进行PPS分层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调查,获得1199个样本数据;结合官方统计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的对比发现,第一种方法的测算结果可信度更高。
  此外,笔者认为住房需求不仅包括需求数量,还包括住房需求偏好。因此,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住房需求偏好,并依据调查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显示,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对房屋自身情况偏好的作用最强,人文与自然环境次之;住房投资用途偏好对人文与自然环境偏好、物业偏好和地理位置偏好的作用程度不如住房消费用途偏好强烈等。
  最后,笔者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两方面提出适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停止供给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造多室小户型保障房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