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晨汽车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研究
【6h】

华晨汽车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径及结构

1.4 华晨汽车海外业务介绍

1.4.1 华晨汽车在东盟的业务现状

1.4.2 华晨的主要汽车出口方式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海外市场进入策略

2.2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2.2.1 贸易式进入模式

2.2.2 契约式进入模式

2.2.3 投资式进入模式

2.2.4 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

2.3 环境分析模型

2.3.1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4 与价值链和竞争优势相关理论

2.5 SWOT分析模型

第三章 影响华晨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东盟地区环境因素

3.1.2 东盟汽车行业因素

3.2 华晨内部环境分析

3.2.1 华晨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

3.3 华晨汽车SWOT分析

3.3.1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3.3.2 华晨优劣势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华晨在东盟市场的进入模式选择及资源配置计划

4.1 市场进入模式的评价及选择

4.1.1 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动机

4.1.2 企业的战略偏好

4.1.3 华晨汽车东盟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

4.2 华晨在东盟各国汽车市场资源的配置

4.2.1 市场分级

4.2.2 华晨在东盟市场的资源配置方案

第五章 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制定

5.1 进入东盟初期核心地点的选择

5.2 销售模式的设计

5.3 研发环节进入策略设计

5.4 采购环节进入策略设计

5.5 总结

第六章 市场进入策略实施和控制

6.1 组织形式选择及组织机构建设

6.1.1 海外市场的常用组织形式分析

6.1.2 组织形式评价及选择

6.2 选择合适的地区化产品线

6.3 采用东盟本地员工

6.4 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与控制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汽车制造业已经开始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过渡。国有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将战略目光转向了海外。2008年至今,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纷纷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基地,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海外市场、参与海外竞争。由于地理位置与中国毗邻,且文化、历史等背景与中国渊源甚深。近年来,东盟汽车市场引起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制造商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东盟经济的日益发展,其汽车市场的购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预计2012年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250万辆,成为继中国和印度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汽车市场。许多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将战略中心放置在这一区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晨在东盟市场的未来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东盟这一容量巨大的新兴汽车市场能为华晨带来巨大的市场收益,但是东盟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也是对华晨海外市场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在制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策略时,一般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华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这一问题是整个进入策略的基础,是华晨进入东盟市场的最基本形式。本文采用战略行为方法,从华晨进入东盟市场的战略动机和华晨的整体国际战略这两方面的因素出发进行东盟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其次,针对由十个经济条件不一、市场规模各异的东盟成员国,如何分析和评价东盟十国其各自的汽车市场情况则是华晨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华晨的资源得以有效配置,通过将核心资源配置在重点市场,从而提高市场进入的效率。最后,从价值链的整合者角度出发,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整合东盟当地的汽车产业资源、重新布局华晨在东盟地区的价值链,从而完成华晨在东盟市场进入策略的制定。
  除此之外,为保证该市场进入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还从总体战略的匹配性、产品的适应性、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与控制这四个方面研究影响策略顺利实施的问题。从实践角度出发,使本文的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