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货币政策下我国银行网络鲁棒性的实证研究
【6h】

不同货币政策下我国银行网络鲁棒性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货币政策衡量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银行网络的相关文献综述

2.3 网络鲁棒性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3章 货币政策及银行网络鲁棒性理论概述

3.1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3.1.1 货币政策涵义

3.1.2 货币政策工具

3.1.3 货币政策衡量规则

3.2 银行网络理论概述

3.2.1 银行网络统计性质

3.2.2 银行网络模型

3.3 网络鲁棒性理论概述

3.3.1 网络鲁棒性涵义

3.3.2 复杂网络的鲁棒性特征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货币政策松紧的衡量

4.2 银行网络模型的构建

4.2.1 银行同业拆借矩阵的计算

4.2.2 银行网络的构建

4.3 银行网络鲁棒性的度量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取

5.1.1 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的数据选取

5.1.2 构建银行网络的数据选取

5.2 实证检验

5.2.1 货币政策松紧的检验

5.2.2 我国银行网络的生成

5.2.3 我国银行网络鲁棒性的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我国,金融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银行业又是金融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银行系统的稳定运行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经济系统都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迅猛,整个银行系统的资金流动也变得更为频繁,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使得我国各个银行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使银行系统形成网络。网络必然会受到各种不确定的内部或外部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后果轻则减缓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效率,阻碍其良好运行,重则沿着整个市场扩散,使其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崩溃。因此,对我国银行网络鲁棒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本文根据我国2001年第1季度到2013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拟合出我国央行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决定方式,并根据利差项衡量出我国2001年到2013年各季度的货币政策松紧情况,结果发现,在此期间,我国大部分实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只在2007年和2011年这两年期间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其次,本文根据我国19家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2001年到2012年的同业拆借数据模拟构建出我国的银行有向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选择性冲击与随机性冲击的方法对我国银行网络的鲁棒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银行网络对选择性冲击具有较低的鲁棒性,对随机性冲击则表现出较高的鲁棒性。再次,本文还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下,银行网络鲁棒性的差异。结果发现,在货币政策宽松时,银行网络的鲁棒性更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