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权视域下的网络反腐败法治路径分析
【6h】

人权视域下的网络反腐败法治路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网络反腐败概述

2.1 网络反腐败的内涵

2.1.1 网络反腐败的性质和地位

2.1.2 网络反腐败的主体和对象

2.1.3 网络反腐败的特点

2.2 网络反腐败的类型化

2.2.1 现实与虚拟联动型和现实促发型

2.2.2 举报型、曝光型和公开信息挖掘型网络反腐败

2.2.3 官方网络反腐败和民间网络反腐败

2.3 网络反腐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2.3.1 宏观层面:网络反腐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2.3.2 微观层面:网络反腐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第3章 网络反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反腐的发展现状

3.1.1 官方网络反腐败发展现状

3.1.2 民间网络反腐败发展现状

3.2 网络反腐的中存在的问题

3.2.1 技术层面: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3.2.2 网民层面:网民群体的非理性

3.2.3 官方层面:回应的消极性与法律规制的缺失

3.2.4 人权保障层面:私权救济缺位

第4章 外国网络反腐败与人权保障的经验介绍

4.1 韩、印两国网络反腐败与人权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4.1.1 印度民间反腐网站——“我行贿了网”(IPAB)

4.1.2 韩国官方网站——民愿处理在线公开系统和国家卖场

4.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网络反腐中人权问题的启示

4.2.1 支持民间反腐力量的存在,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

4.2.2 尊重腐败信息的自由传播,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

第5章 网络反腐败法治化对策

5.1 制定《网络反腐败法》的基本理念

5.1.1 《网络反腐败法》的制定原则

5,1.2 《网络反腐败法》的立法构想

5.2 规范公务行为的配套措施

5.2.1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立法

5.2.2 制定《政务信息公开法》

5.2.3 推进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第6章 结论

6.1 网络反腐须增强人权保障观念

6.2 网络反腐必须在法治中发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与传统的监督举报模式相比,网络反腐因其低成本、高速性、全民参与性以及官民互动的优势,更容易吸引眼球形成热点话题,它在反腐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人均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网络时代,网络构建了一个开放度好、透明度强的交流平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监督公权力的行使是否合法,公职人员是否存在腐败行为。
  然而,目前我国网络反腐败领域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在技术层面而,网络反腐信息的真实性很难辨识;在网民层面上,我国网民结构并不均衡,同时网络言论大多偏激不理性;在人权保障层面上,对举报人身份的保密、人身安全的救济措施缺位,参与主体的表达权与现有司法解释之间存在冲突,个人隐私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界限不明,政府强行关闭民间反腐类网站是否有违《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义务,侵犯公民的结社权和社会参与权等等。
  本文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主要是对网络反腐的性质、类型以及其与人权保障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第三部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介绍了民间和官方两种网络反腐类型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现今网络反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第四部分是介绍韩国和日本有关网络反腐的一些经验和成果;第五部分是对网络反腐法治化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网络反腐败的法治化路径需要在整体把握网络反腐败各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基本运行规律。同时还要在保证个人权利的基础上,从完善网络反腐的法律规范体系、敦促各职能部门依法执政并形成合力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等角度来对网络反腐败的法治化路径进行分析,网络反腐需要在理性当中发声,同时更要在法治当中发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