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6h】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临床资料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该文从病因、病理、临床、影像、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对临床上收集的TOBS病例进行分析,力求对TOBS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OB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及总结性研究.并列举2例梗塞部位与TOBS不同、而临床表现与TOBS较相似的病例,进行鉴别诊断和分析.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为脑血管造影.结果:基底动脉法综合征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或皮层盲、轻度偏侧肢体或四肢无力.影像学检查显示:多部分的梗死,丘脑合并中脑的梗塞最常见(50﹪),其次为中脑、枕叶、颞叶、小脑半球梗塞中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组合.头颅CT及MRI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为双侧丘脑的蝶形低密度灶,伴有中脑上部中央及旁中央区的低密度灶.(MRI图像上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影像学检查中颅脑CT、MRI及脑血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TOBS,其中脑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变的血管部位,为TOBS诊断的金标准,为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同时具有幕上及幕下多处梗塞,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CT和MRI可以提供客观诊断资料,脑血管造影对于确定血管闭塞的部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疑诊病人早期行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更能提高诊断率,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虽然该病预后差,死亡率较高,但经早期正确的抗自由基治疗,可提高半暗带内脑细胞的存活率,改善微循环,改变病灶局部的低氧环境,从而改善TOBS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