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拜阿司匹灵预处理对高血糖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6h】

拜阿司匹灵预处理对高血糖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阿司匹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高血糖条件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抑凋亡基因bc1-2的表达情况,探讨(1)预防性应用拜阿司匹灵对高血糖条件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2)在高血糖条件下,拜阿司匹灵联合应用西比灵预处理后,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是否比单一应用拜阿司匹灵、西比灵更显著。 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血糖正常(<6mmol/1),按随机化原理分成4组:高血糖组(n=18)、拜阿司匹灵+高血糖组(简称拜阿司匹灵组n=18)、西比灵+高血糖组(简称西比灵组n=18)、拜阿司匹灵+西比灵+高血糖组(简称联合给药组n=18),各组按缺血90分钟再灌注3h(n=6)、6h(n=6)、24h(n=6)分为3个亚组。各组均在缺血术前30分钟腹腔注射50﹪葡萄糖3g/kg体重,建立高血糖模型。栓线前测血糖值达11.1mmol/1表示建模成功。按分组情况于手术前三天开始分别予西比灵(10mg/kg)、拜阿司匹灵(6mg/kg)及西比灵(10mg/kg)+拜阿司匹灵(6mg/kg)行灌胃治疗。 利用改良Longa-Zea氏线栓法制备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插线90分钟后拔出拴线,实行再灌注。参考Zea-Longa的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各组断头取脑后以2﹪氯化三苯四唑啉(2,3,5-Triphenyltetrazaliumchloride,TTC)染色,判断缺血部位、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CAM-1、ET-1、bc1-2的表达。 分别比较:(1)脑梗死体积、ICAM-1、ET-1、bc1-2在拜阿司匹灵组再灌注时间各时间点的动态变化。(2)拜阿司匹灵组与高血糖组在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形态、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ICAM-1、ET-1、bc1-2的表达;(3)拜阿司匹灵组与联合给药组在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形态、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ICAM-1、ET-1、bc1-2的表达;(4)西比灵组与联合给药组在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形态、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ICAM-1、ET-1、bc1-2的表达; 结果:1.HE染色脑组织病理形态观察:(参见附图)高血糖组表现为脑缺血区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细胞皱缩,变性,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胞核固缩,组织间水肿明显,可见空泡化改变,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神经元损害加重,呈不可逆性神经细胞损伤性改变,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坏死。 西比灵组和拜阿司匹灵两组随着再灌注时间长短的不同,脑组织受损程度也逐渐加重,但与高血糖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比较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减少,空泡化改变减轻,组织间水肿减轻。 联合给药组: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减少,细胞核结构较清晰,胞浆丰富,间质内轻度水肿,空泡化减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结果比较:(1)各指标在拜阿司匹灵组的动态变化:拜阿司匹灵组于缺血再灌注后3小时即出现梗死灶,再灌注3h、6h、24h各时间点两两比较P均<0.01。再灌注3小时可见ICAM-1阳性表达,24小时内逐渐增高,再灌注3h与6h比较,P<0.05;6h与24h比较,P<0.01;3h与24h比较,P<0.01。再灌注3小时可见ET-1阳性表达,以后各时相继续缓慢增加。再灌注各时间点3h、6h、24h两两比较,P均<0.01。bc1-2于再灌注3小时开始明显增多,再灌注6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再灌注各时间点3h、6h、24h两两比较,P均<0.01。 (2)拜阿司匹灵组与高血糖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相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减小,各时间点P均<0.05;梗死体积减小,各时间点P均<0.01;缺血区ICAM-1表达减少,各时间点P均<0.01;ET-1表达减少,3h和6h时,P均<0.01;24h时,P<0.05;bc1-2表达增加,各时间点P均<0.01。(3)联合给药组与拜阿司匹灵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相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减小,各时间点P均<0.05;梗死体积减小,各时间点P均<0.01;缺血区ICAM-1表达减少,3h与24h时,P<0.01,6h时,P<0.05;ET-1表达减少,各时间点P均<0.01;bc1-2表达增加,各时间点P均<0.05。 (4)联合给药组与西比灵组相同再灌注时间点相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减小,各时间点P均<0.05;梗死体积减小,各时间点P均<0.01;缺血区ICAM-1表达减少,各时间点P均<0.01;ET-1表达减少,各时间点P均<0.05;bc1-2表达增加,各时间点P均<0.05。 结论:1.预防性应用拜阿司匹灵能减轻高血糖条件下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梗死体积,使损伤脑区ICAM-1及ET-1表达减少,bc1-2表达上调;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水肿。 2.在高血糖条件下,预防性联合应用拜阿司匹灵+西比灵比单一应用拜阿司匹灵或西比灵能更明显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梗死体积,使损伤脑区ICAM-1及ET-1表达减少,bc1-2表达上调;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水肿。联合用药比单一应用拜阿司匹灵或西比灵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