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二尖瓣返流状态与左室不协调运动相关性研究
【6h】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二尖瓣返流状态与左室不协调运动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心肌运动方面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二尖瓣返流程度能否作为选择心室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指标,研究左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与二尖瓣返流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反映左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的敏感指标。 方法:正常对照组16人,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7.4±13.2岁。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9±12.6岁,心电图示窦性心率,QRS波群≤12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男性≥55mm,女性≥50mm,LVEF≤40﹪。其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57.8±14.2岁,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22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64.5±8.9岁。根据收缩期心室内电机械运动延迟时间>50ms为不同步,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组Ⅰ(收缩期心室内电机械运动延迟时间<50ms)与组Ⅱ(收缩期心室内电机械运动延迟时间>50ms),组Ⅰ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8.7±15.3岁,组Ⅱ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63.8±9.8岁。对受检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配有TDI软件的HPSonos550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PW)及组织多普勒(TDI)图像。测量左室收缩末期(T波终点)内径(LVSED);左室舒张末期(R波顶点处)内径(LVDED);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返流持续时间(MRT);左室充盈时间(LVFT);E波最大速度(Ev);A波最大速度(Av);Ev/Av值;E波减速时间(EDT);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MVTI);二尖瓣返流程度。采用TDI于标准心尖四腔及两腔心切面计量室间隔、左室侧壁、前壁、下壁二尖瓣环的运动。测量各个壁最大收缩期运动速度(S);最大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最大心房收缩期速度(A);并计算各个壁S,E,A的平均值(Sm,Em,Am)。整个检查过程同步记录心电图。测量收缩期电机械延迟时间(Q-STDI);舒张期电机械延迟时间(T-ETDI),用各个壁最长的延迟时间减去最短的延迟时间,得到电机械延迟时间离散度。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RS时限。以上所有时间指标均除以根号R-R间期,得到校正的时间值。 结果:1.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组和对照组间年龄、心率(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组LVDE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01);LV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MVTI较对照组降低(P<0.05);MRT较对照组延长(P<0.001);LVF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MR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2.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组Sm、Em、A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Q-STDI离散度校正、T-ETDI离散度校正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01);QRS波群无统计学意义。3.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Q-STDI离散度校正与MRT、LVFT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r=-0.29;与二尖瓣返流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r=0.43)。 结论:1.QRS波群时限正常(QRS≤120ms)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左室内也存在明显的电机械运动不协调,应该考虑CRT治疗。2.二尖瓣返流程度不能作为评价心肌运动不协调的指标(P>0.05,r=0.43)。3.二尖瓣返流持续时间与心肌同步运动相关性好(P<0.05,r=0.56),可作为评价心肌运动协调与否的指标。4.组织多普勒技术是评价心肌运动协调性的敏感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