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瘤壁的结构变化与动脉瘤破裂相关性的研究
【6h】

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瘤壁的结构变化与动脉瘤破裂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尽管血管内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技术有所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必须更好的了解颅内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其破裂机制,且为了完善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我们最好能了解动脉瘤的形态和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因此,我们研究了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之间病理生理和形态方面的不同。 对象和方法:手术获得破裂动脉瘤66例和未破裂动脉瘤32例。在3D-CTA上对动脉瘤的形态进行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分为1(小型)~4级(巨型),动脉瘤形态的其他相关指标也被测量记录;应用电镜把动脉瘤的内皮受损情况分为0(正常)~5级(完全破坏):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衡量瘤壁结构,瘤壁结构分为1(丰富的胶原和平滑肌细胞)~5级(玻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分为0(极少)~3级(很多)。 结论: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在大小上无差别,而在形态和病理生理变化上有差别。破裂动脉瘤的瘤壁脆性增加,可能与平滑肌细胞缺失和基质蛋白降解而引起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