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纤维蛋白胶封闭泪道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初步观察
【6h】

纤维蛋白胶封闭泪道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初步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泪道栓子植入治疗干眼症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下泪点注入封闭泪道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以人纤维蛋白原和人凝血酶原为原料,分别配制人纤维蛋白原溶解液和人凝血酶溶解液。以两支1ml注射器分别抽取人纤维蛋白原溶解液和人凝血酶溶解液,然后将它们分别卡入产品配备的双联注射架上,安装Y型转换器,接泪道冲洗针头,注入下泪点,在泪道形成胶体状态,作为一种新型体内可降解的泪小管栓子。筛出门诊及术后中重度干眼患者47例(94只眼),平均年龄40.20±13.64岁(25~64岁),男性27人(54眼),女性20人(40眼),行裂隙灯下自下泪点注入纤维蛋白胶0.1ml,以部分性封闭泪道,分别于治疗前3天及治疗后3天、1周、2周、3周行干眼问卷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Ⅰ试验(STI)检查,干眼仪检查,记录结果。 结果:人纤维蛋白原溶解液和人凝血酶溶解液通过双联注射架的冲洗针头注入泪道后形成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胶,封闭泪道以达到阻塞泪液流失目的。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治疗前患者答卷评分均为30分以上,平均45.26±5.52分,治疗后3天、1周、2周、3周答卷评分分别为36.72±3.56、27.59±3.21、25.65±3.54、42.94±4.65分,治疗后2周内所有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术前下降,2周时下降较为明显,与治疗前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3周时症状评分再次升高。治疗后2周内所有患者裂隙灯检查,泪河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宽,但3周时泪河高度可见再次变窄接近治疗前。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点状着色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0例(40眼)着色消失,3周随访期内未见反复。所有患者治疗后2周内BUT和Schirmer测试检查结果均较术前改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3周时BUT和Schirmer测试检查结果均有所反复,较治疗前略好,接近治疗前,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1);干眼仪检查和角膜染色结果相似,治疗后前两周好转,第3周结果反复。下泪点进针冲洗泪道均通畅。3周后纤维蛋白胶吸收,未出现致敏、异物感、炎症反应以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6只眼)治疗后出现轻度泪溢,2周后逐渐自行缓解。 结论:使用纤维蛋白胶下泪点注入封闭泪道的治疗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眼球表面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治疗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患者经济负担轻,且治疗后2~3周时泪道可自行通畅,治疗可逆。纤维蛋白胶封闭泪道可作为替代可降解型泪道栓子用于干眼患者的治疗。

著录项

  • 作者

    刘玉哲;

  •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 学科 眼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伟;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77.205.92;
  • 关键词

    干眼症; 纤维蛋白胶; 封闭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