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频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应用
【6h】

高频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超声技术在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前言

第一部分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三组:A组:病程小于5年36例;B组:病程5-10年31例;C组:病程大于10年33例;D组:正常对照组30例。利用高频超声探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 结果:(1)C组的IMT、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A组、B组也明显高于D组(P<0.05);(2)C组中血管受累条数及有多枚斑块的血管条数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3)各组中软斑检出率高于硬斑及混合斑(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与病程密切相关,检出斑块中软斑所占比例高于混合斑及硬斑。高频超声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分组参见第一部分。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如有斑块形成,测量其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重构指数(RI),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结果:2型糖尿病A、B、C各组颈动脉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组血管重构发生率高于A、B组(P<0.05);C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正性重构发生率(P<0.05);A、B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高于负性重构发生率(P<0.05);C组中软斑及混合斑的血管负性重构发生率高于A、B、D组(P<0.05);软斑、硬斑及混合斑之间重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软斑组的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TC、LDL-C及ApoB高于硬斑组及混合斑组(P<0.05)。 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能够简便、准确、综合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