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肘部尺神经的MRI应用研究
【6h】

肘部尺神经的MRI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内部尺神经在MRI的形态、信号强度特点及肘管综合征产生的相关因素,初步建立正常人肘部尺神经MRI测量的参考值,探讨MRI对肘管综合征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40名符合标准的志愿者80个肘管及1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10个肘管采用GE1.5T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PDWI、FS-T2WI和3D-FIESTA。观察志愿者及肘管综合征患者尺神经的常规MRI表现,包括部位、形态、位置及信号特征,并观察肘管综合征产生的相关因素。对健康志愿者与肘管综合征患者的尺神经在PDWI上按照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各1cm水平共3个层面的长经、短径和横断面面积测量分析;在PDWI及FS-T2WI上对尺神经与非尺神经支配肌肉的信号强度(SI)测量分析,并计算信号强度比(SIR);志愿者在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各1cm水平尺神经的长径、短径及横断面面积不同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在PDWI及FS-T2WI上,对志愿者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1cm3个层面尺神经的SIR不同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在PDWI及FS-T2WI上,对肘关节间隙上、下1.0cm两个层面的尺神经的SIR的比较,配对t检验;志愿者与肘管综合征思者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1cm3个层面尺神经的长径、短径和横断面面积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在PDWI及FS-T2WI上,志愿者与肘管综合征患者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1cm3个层面尺神经的SIR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
   一、肘部尺神经的MRI表现:
   (一)正常尺神经在横断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在3D-FEASTA上呈低信号,其中53个肘管内尺神经在FS-T2WI呈明显高信号,42个肘管内尺神经在PDWI呈明显高信号,以肘关节间隙上1.0cm处为著;在肘关节间隙上1.0cm、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下1.0cm等3个层面尺神经的长径分别为3.93±0.74mm、3.62±0.64mm、3.51±0.65mm,短径分别为2.57±0.54mm、2.34±0.52mm、2.32±0.41mm。
   (二)10例肘管综合征者10个肘管内尺神经MRI均表现为不均匀增粗,FS-T2WI及PDWI信号不均匀增高。
   二、志愿者在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1.0cm3个层面尺神经的长径、短径和横断面面积不同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PDWI上,40例志愿者80个肘关节内20-29岁年龄组在关节间隙下1.0cm层面尺神经的SIR较40-49岁年龄组相应层面尺神经的SIR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FS-T2WI上,20-29岁年龄组尺神经在关节间隙及其下1.0cm层面的SIR较其他三个年龄组尺神经相应层面的SIR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PDWI及FS-T2WI上,肘关节间隙上1.0cm层面尺神经的SIR不同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三、在PDWI及FS-T2WI上,志愿者在肘关节间隙上1.0cm层面的尺神经SIR较在肘关节间隙下1.0cm层面同序列尺神经的SIR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四、CTS在肘关节间隙水平及其上、下1.0cm3个层面尺神经的长径、短径和横断面面积均大于志愿者相应层面尺神经的长径、短径和横断面面积,两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PDWI及FS-T2WI上,CTS在肘关节间隙层面尺神经的SIR较志愿者相应层面及序列尺神经的SIR增高,两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是,在肘关节间隙上1.0cm层面,CTS在PDWI及FS-T2WI上尺神经的SIR与志愿者相应序列尺神经的SIR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正常肘管内尺神经MRI特征:尺神经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T1WI呈等肌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63%尺神经在PDWI及FS-T2WI呈明显高信号,以肱骨内上髁为著;随年龄增长尺神经在PDWI及FS-T2WI上的SIR有升高趋势;
   2.CTS尺神经长径、短径及横断面面积明显比正常人尺神经长径、短径及横断面面积增大,在PDWI及FS-T2WI上,CTS尺神经较正常人的尺神经信号强度增高;但在肱骨内上髁层面,正常人在PDWI及FS-T2WI上尺神经的SIR与CTS在相应序列上尺神经的SIR差异无显著性,此层面尺神经在PDWI及FS-T2WI上信号增高,不能作为CTS诊断依据;
   3.3D-FIESTA可以三维重建肘管结构,完整显示尺神经的走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