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曲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脏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6h】

奥曲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脏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是各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导致了肝细胞损伤,并引起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氧化应激以及多种细胞因子也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引起的主要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血红素代谢途径中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共有3种亚型,其中HO-1活性最高,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可被多种引起细胞氧化应激的损伤因素所诱导,HO-1及其催化产物胆绿素(biliverdin)、胆红素(biliubin)和CO(carbon monoxide,CO)在体内均有显著的抗炎、抗细胞增殖及调节细胞因子表达等重要作用。目前,奥曲肽(octreotide,OCT)作为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奥曲肽在门脉高压阶段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观察奥曲肽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是否调控了HO-CO系统,以探讨奥曲肽降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并进一步证实HO-CO系统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作用,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寻求新的靶点。
   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H)组8只、肝硬化门脉高压(PH)组12只和奥曲肽(OCT)组20只。PH组应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模型。OCT组制模方法同PH组,4周模型形成后给予奥曲肽腹腔注射,连续3天,PH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测定大鼠的门静脉压力和平均动脉压后将大鼠处死,取血、取肝。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肝脏HO-1蛋白的表达;RT-PCR的方法观察大鼠肝脏HO-1mRNA的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mnsferase,AST)的水平来反映肝功能;HE染色观察肝纤维组织增生与分布情况。
   结果:
   1.模型复制成功
   (1)PH组大鼠毛色蓬乱,活动减少,尿色黄,便色浅,食欲减退,腹部膨隆。
   (2)血清生化指标ALT和AST测定结果显示:与SH组(38.13±5.20 U/L,166.6±7.27 U/L)相比,PH组(199.25±10.05 U/L,313.63±10.65 U/L)明显升高(P<0.01)。
   (3)HE染色结果显示PH组大鼠肝脏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小叶间胆管增生,大量炎细胞侵润。
   (4)与SH组(9.13±0.62 cmH2O)相比,PH组(18.47±1.81 cmH2O)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P<0.01)。
   2.奥曲肽对门静脉压力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1)与PH组相比,OCT组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P<0.01),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
   (2)奥曲肽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①与PH组相比,OCT组ALT和AST明显下降(P<0.01)。
   ②与PH组相比,OCT组纤维组织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
   3.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脏HO-1表达增加,奥曲肽对HO-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PH组较SH组HO-1染色强度增加,范围扩大,而OCT组染色较PH组明显减轻。
   (2)RT-PCR方法显示PH组HO-1mRNA表达明显高于SH组,而OCT组较PH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脏HO-1表达增加,奥曲肽可使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脏HO-1表达减少,调控HO-CO系统可能是奥曲肽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作用机制之一,同时也再次证实了HO-CO系统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