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研究
【6h】

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DVT和PTE是VTE不同阶段的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近些年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研究表明:低临床可能性结合D-二聚体(D-D)阴性可除外VTE,其阴性预测价值高达95%;同时,D-D水平明显增高提示预后欠佳;规范抗凝3-6个月后D-D水平仍升高,VTE复发率增加。然而,上述结论仍需进一步大规模多中心研究证实。但是,作为血栓形成后纤溶酶激活并溶解血栓的交联纤维蛋白最终特异降解产物,D-D以一种动态的复合物形式存在,而不是一种静态单一物质;同时,高龄、妊娠、手术、感染、创伤和肿瘤等多种因素影响D-D水平,从而使该标记物在VTE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因此,探索手术、DVT和PTE过程中D-D水平动态变化,有助于进一步理解VTE的病理生理过程,指导临床深入认识D-D在VTE中的作用和意义。
   材料和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DVT组、PTE组、假手术组),每组6只。DVT组大鼠用血管夹阻滞一侧下肢的股静脉血流。PTE组大鼠先用血管夹阻滞一侧下肢的股静脉血流,3天后取出其中的血栓,并将该血栓通过另一侧股静脉注入制备PTE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一侧下肢的股静脉。收集栓塞前(Oh)和栓塞后相应时间点(3h、6h、12h、1d、2d、3d)的血样,应用ELASA法测量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
   结果:
   1.假手术组、DVT组和PTE组大鼠0小时的D-D水平分别为40.316±4.345ng/L、55.785±10.489 ng/t,和51.050±6.795 ng/L,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假手术组:D-D水平术后3小时开始升高,450.881±165.966 ng/L(P<0.05);24小时达到高峰504.488±124.615 ng/L(P<0.05);2-3天恢复正常水平(57.511±3.652 ng/L、54.454±6.556 ng/L;P>0.05)
   3.DVT组:D-D水平在6小时开始升高,并达到峰值353.380±74.235 ng/L(P<0.05);24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29.159±181.274ng/L(P<0.05);至第3天恢复正常水平(42.725±9.749ng/L,P>0.05)
   4.PTE组:D-D水平在3小时即出现升高趋势,但与栓塞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6.12小时明显升高至峰值(476.576±317.067 ng/L、481.177±322.763 ng/L,P<0.05);第2-3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382.956±341.929ng/L、381.943±346.108),但与栓塞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DVT组与假手术组比较,仅在3小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假手术组D-D水平大于DVT组);PTE组的D-D水平在1天、2天和3天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DVT组与PTE组比较,则在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3天,PTE组D-D水平均高于DVT组(P<0.05)。
   结论:
   D-D水平升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并不特异;肺血栓栓塞症中D-D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测量对诊断静脉血栓症有潜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