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血栓栓塞情况的研究
【6h】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血栓栓塞情况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1.稳定的窦律是降低栓塞的基础

2.CHA2DS2-VASc积分与栓塞

3.射频消融术后远期维持窦律者抗凝策略的选择

4.术前房颤类型、手术次数、术前左房大小与术后栓塞的关系

4.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包括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远期成功(2年或2年以上仍维持窦律)患者血栓栓塞的情况,以了解房颤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血栓栓塞与CHA2DS2-VASC评分等的关系,从而指导房颤导管消融远期成功患者抗凝策略的选择。
   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连续住院的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并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364例,包括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及环状标测电极(Lasso)引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或节段性肺静脉隔离,至双侧肺静脉电位完全隔离。持续性房颤患者除在Lasso电极引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至双侧肺静脉电位完全隔离外,还外加左房顶部线、左房狭部线、右房狭部线及CS内膜等部位消融,直至转为窦性心律(窦律),如经上述消融仍未转为窦律,则行电复律。术后常规检查体表心电图(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术后1月、3月、半年、1年随访Holter,如有症状及时行ECG检查,以明确房颤有无复发。术后远期(2年以上)定期复查ECG、Holter、如有症状及时行ECG检查,以观察有无房颤复发,询问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脑栓塞症状、有无腹痛肢体疼痛等其他体循环栓塞症状及抗凝或抗栓治疗情况等。房颤复发均有ECG或Holter记录,栓塞患者均为CT影像学证实。
   结果:
   (1)术后远期成功随访321例,失访43例,随访病例中阵发性房颤261例,持续性房颤60例。术后远期无复发者204例,其中阵发性房颤178例,持续性房颤26例,男性134例,末次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6.7±11.6)岁,平均随访(66.7±26.9)个月,其中有4例出现脑栓塞,术后长期应用华法林者3例,其CHA2DS2-VASC积分分别为3、4、7分,但均未发生栓塞。术后复发者117例,其中有9例出现脑栓塞,术后长期应用华法林者20例。射频消融远期总的成功率为63.6%,其中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68.2%,持续性房颤成功率为43.3%。
   (2)无复发组栓塞发生率小于复发组栓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3)无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CHA2DS2-VASC≥2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4)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栓塞发生率低于CHA2DS2-VASC≥2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5)无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栓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
   (6)无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与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栓塞发生率比较显示,复发组中CHA2DS2-VASC≥2分组有高的栓塞倾向,但P值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4,接近0.05)。
   (7)无复发组中栓塞发生率与术前房颤类型、手术次数及术前左房大小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
   结论:
   (1)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维持稳定窦律可明显降低栓塞风险。
   (2)CHA2DS2-VASC积分在评价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及远期成功患者栓塞风险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积分高栓塞风险可能也高。
   (3)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维持窦律患者中CHA2DS2-VASC<2分者提示停止抗凝相对安全;CHA2DS2-VASC≥2分者,为安全起见,建议继续抗凝治疗。
   (4)术前房颤类型、手术次数及术前左房大小在预测术后远期成功患者栓塞风险方面可能不作为主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