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眼轴长度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厚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6h】

不同眼轴长度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厚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分组

3.检查方法

4.测量指标

5.主要设备仪器

6.手术方法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三组患者间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2.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3.三组患者间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4.术后直接眼底镜检查

5.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6.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讨论

1.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常见原因

2.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

3.自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4.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

5.眼轴长度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6.高度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7.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工作原理及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眼轴长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探讨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以及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33例58眼。术前应用眼科专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根据眼轴长度将其分成三组:A组20眼,眼轴长>22mm且<26mm;B组23眼,眼轴长>26mm且<30mm;C组15眼,眼轴长>30mm且<34mm。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测量三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比较每组内及三组间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分析其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间的关系。
   结果:(1)A组术后1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增加(P<0.05),而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增加(P<0.05),而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C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增加(P<0.05)。(2)术前三组患者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三组患者间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进行两两比较: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高于A组(P<0.05);C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高于A组(P<0.05);C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高于B组(P<0.05)。(3)B组中2眼及C组中1眼于术后1周时出现黄斑囊样水肿,B,C两组中3眼黄斑囊样水肿患者术后3个月时黄斑囊样水肿较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时有所减轻。(4)A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r=-0.506,p>0.05;r=0.185,p>0.05);B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892,p<0.05;r=-0.872,p<0.05);C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834,p<0.05;r=-0.744,p<0.05)。
   结论:(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是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最有力工具之一,用它测量不同眼轴长度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时发现术后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增加,眼轴越长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值越大。(2)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