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6h】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5.1 手术时间

5.2 术中出血量

5.3 术后引流量

5.4 椎体高度恢复变化

5.5 Cobb角恢复变化

5.6 椎管狭窄程度恢复变化

5.7 神经功能恢复

5.8 并发症发生率

讨论

6.1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6.2 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6.3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6.4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与后路手术内固定系统结果分析

6.5 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因胸腰椎爆裂骨折住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符合标准的胸腰椎爆裂骨折44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后路组23例,前路组2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椎体高度及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等恢复情况。
   结果:后路组手术时间为80±15min,前路组为150±3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中出血量为215±25ml,前路组为535±15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术后引流量为154±11ml,前路组为271±5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在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远期残留腰痛的发生率上均优于前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在椎体高度矫正率及Cobb角的矫正率上优于前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前、后路手术在治疗新鲜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上均能很好的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但后路手术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因此对于新鲜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我们建议优先选择后路减压内固定术,但远期效果仍需要大样本长期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