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后左心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6h】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后左心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临床结果

2 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对比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regurgitation,M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收缩期的关闭依赖二尖瓣系统的完整性,二尖瓣装置主要包括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的异常均可能导致二尖瓣的关闭不全。MR可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逐渐进展为左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MR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二尖瓣成形术(MitralValvePlasty,MVP)及二尖瓣置换术(Mitralvalvereplacement,MVR)。MVP具有心脏结构破坏小、死亡率低、远期生存率高、血栓发生率低等优点已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因其具有对二尖瓣膜破坏小、能够完整保留瓣下结构、基本保持正常生理结构等优点,该术式在临床对于MR的治疗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的:总结行二尖瓣成形术的54例MR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到的多项数值进行对比研究,探讨MVP术后左心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而评价MVP对MR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54例MR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龄在56±10岁;术前心功能为Ⅱ级~Ⅳ级不等,所有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瓣口面积(MVA)的变化情况,对各个时间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三月以内无失访。随访期间患者恢复心功能至Ⅰ级者29例(53.7%),Ⅱ级25例(46.3%);所有病例心脏杂音均消失,未出现出血、栓塞等重大并发症。观察患者术后早期1周~2周时间内超声见LVEF、LVFS的数值对比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术后1月、3月时观察数值有上升趋势;LA、LVEDD、LVESD在术后呈进行性减小趋势。
   结论:MVP对左心功能具有保护性,有利于术后左室的重建,虽然在术后由于术前心功能差、手术打击等因素使左心功能在术后短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远期心功能的可以获得良好的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