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溶栓性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h】

非溶栓性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影像学检查

1.5 治疗方法

2.研究方法

2.1 观察因素

2.2 观察因素定义

2.3 变量赋值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对HT和NHT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的分析比较

2.根据TC和LDL-C水平分组后分析比较

3.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与非溶栓性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评估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的非溶栓患者240例,根据有无继发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组(HT组,41例)及非出血性转化组(NHT组,199例);此外,根据国内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异常治疗的目标值(总胆固醇,TC<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8mmol/L),把TC和LDL-C水平分别分成2组,即TC:1组<5.2mmol/l(134例),2组≥5.2mmol/l(106例);LDLC:1组<2.58mmol/l(103例),2组≥2.58mmol/l(127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及既往心房纤颤、冠心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生化指标:入院时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梗死面积、尿蛋白定性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水平组与HT间的关系也分别用OR值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共纳入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含有HT41例(血肿型11例,非血肿型30例),NHT组199例,HT的发生率为17.1%;t检验中HT组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低于NHT组,HT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NHT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的卡方检验中,TC两组比较x2=0.147,P=0.702>0.05;LDLC两组比较x2=3.834,P=0.0496<0.05,OR=1.971,95%CI[0.991-3.918],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与LDL-C的水平高低有关,1组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度是2组的1.971倍,即LDL-C<2.58mmol/L组更易发生出血性转化。此外,单因素分析中入院时空腹血糖、房颤、梗塞面积、收缩压水平在HT和NHT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梗死面积(OR=0.086,95%CI0.033-0.221,P=0.000)、房颤(OR=4.038,95%CI1.502-10.857,P=0.006)、收缩压水平(OR=1.023,95%CI1.012-2.355,P=0.011)、入院时空腹血糖(OR=0.791,95%CI0.664-0.941,P=0.008)、LDL-C(OR=2.984,95%CI1.462-6.091,P=0.003)。
   结论:1.HT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房颤、梗死面积、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随着患者空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HT发生的危险性增高,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出血性转化发生的风险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