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伴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手术中效果分析
【6h】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伴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手术中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

2 患者资料与分组

3 处理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三种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应用于肝硬化肝切除患者中对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进而评价肝硬化伴肝癌患者术中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肝胆外科在200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肝癌行肝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肝硬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IPM(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组(n=22):采用入肝血流阻断15min后复流5min的阻断方式,循环直至肿瘤切除。HPM(半Pringle法/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n=20):解剖肝门分离出左右肝动脉、门静脉后,采用同侧半肝血流持续性阻断,健侧血流通畅的阻断方法直至肝切除完成。IP(缺血预处理)组(n=21):采用入肝血流阻断前先阻断5min后复流5min的预处理方法,然后行持续性入肝血流阻断直至肝切除完成。比较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患者年龄、术前肝功、肿瘤大小(cm)、平均阻断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比较三组及三组中阻断时间<20min患者术后1、3、7、14天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术前肝功、肿瘤大小及阻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IP组肝切除中平均失血量最少,IPM组平均出血量最多,三组之间失血量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3、7、14天ALT、AST及TB变化情况的比较,术后1、3、7天,HPM组患者ALT、AST及TB水平明显较低,与IPM及I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HPM组AST在术后14天与IPM及IP组比较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IPM组ALT术后第1、3、7天,AST术后第1、3天水平优于IP组,与I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P组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水平低于间歇性阻断组(P<0.05)。
   三组中阻断时间<20min患者术后ALT、AST及TB水平比较,IP组患者术后肝功恢复改善明显。与IPM组比较,IP组ALT、AST在术后第1、3、7、14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在术后1、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在阻断时间小于20min患者中对肝功恢复明显,但与HPM组比较,ALT术后1、3天,AST术后第3天仍比HPM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和HPM及IPM比较,IP法可明显较少术中出血量。
   2.IP可减轻肝硬化患者IRI,但与阻断时间有一定关联性。在血流阻断时间小于20min内,IP减轻肝脏IRI效果明显。
   3.肝硬化肝切除患者若手术复杂,预期阻断时间较长(预期阻断时间明显超过20min),首选半肝血流阻断法,其次为间歇性血流阻断法,缺血预处理方法效果较差。
   4.肝硬化肝切除患者手术预期阻断时间较短(小于20min)者可采用IP法,既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又可在降低残肝IRI上达到与半肝血流阻断法相似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