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的预测因素分析及其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6h】

非PCOS患者卵巢高反应的预测因素分析及其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及分组

2.研究方法

2.1 超促排卵方案

2.2 观测指标

3.统计方法

结果

1.基本资料比较

2.卵巢高反应组与卵巢正常反应组COH中各参数比较

3.卵巢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卵母细胞和胚胎参数的比较

4.卵巢高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妊娠结局比较

5.卵巢高反应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6.卵巢高反应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

讨论

1.卵巢高反应的判定标准

2.卵巢高反应发生的预测因素分析

2.1.患者基本状况与卵巢高反应的关系

2.2.长方案降调节后各指标与卵巢高反应的关系

3.HCG日P值与卵巢高反应的关系

4.Gn及HCG使用情况与卵巢高反应的关系

5.卵巢高反应对卵母细胞、胚胎参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6.卵巢高反应与OHSS

7.预防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筛选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高反应的预测因素,辅助临床制定更合理的超促排卵方案,尽量减少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副作用,提高单胎临床妊娠率。
   方法:收集本中心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常规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170例患者,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E2值从低到高及获卵数制定区间,E2值高于第75百分位数(HCG日E2值≥3903ng/ml)及获卵数大于15枚为卵巢高反应组,E2值为第25-75百分位数(HCG日E2值1479-3903ng/ml)及获卵数小于15枚为卵巢正常反应组。入组213例患者,卵巢高反应组114例,卵巢正常反应组99例。检测自然周期双侧AFC、BMI、基础内分泌(E2、LH、FSH、LH/FSH、T)、降调后E2、LH、FSH及降调前后各激素值下降幅度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对上述指标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
   结果:卵巢高反应组患者与卵巢正常反应组相比,AFC(P≤0.05)、T(P≤0.05)、降调后E2(P≤0.05)及降调前后E2下降幅度(P≤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AFC(OR=1.194;P=0.002),T(OR=50.922;P=0.005),降调后E2(OR=1.069;P=0.004)均为卵巢高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卵巢高反应的预测效能由大到小顺序为T(b'=0.680)、AFC(b'=0.658)、降调后E2(b'=0.576)。ROC曲线分析示AFC、T及降调后E2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0.5枚、0.2995ng/ml、15.355ng/ml。与卵巢正常反应组相比,卵巢高反应组患者获卵数(P≤0.05)、受精卵数(P≤0.05)、胚胎种植率(P≤0.05)及多胎率(P≤0.05)显著增加,进而增加重度OHSS发生率。
   结论:非PCOS不孕症患者,AFC≥11枚、T≥0.2995ng/ml、及降调后E2≥15.355ng/ml时卵巢高反应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对卵巢高反应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T>AFC>降调后E2。卵巢高反应增加胚胎种植率的同时增加多胎妊娠的风险,并使重度OHSS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建议卵巢高反应的患者行选择性单胚胎囊胚移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