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6h】

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手术结果分析

3.随访资料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MVD(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显微血管减压术)经数十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TN(Trigeminalneuralgia,三叉神经痛)、HFS(Hemifacialspasm,面肌痉挛)、GPN(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是有少数的合并有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的患者在MVD术中面临着责任血管难以确定、术中责任血管较粗大难以处理及或者因手术过程较长、过度牵拉小脑及颅神经带来术后效果不理想或较多的并发症的麻烦。本文对50例合并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的患者行MVD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为指导今后的手术治疗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合并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MVD术或神经根切断术治疗。随访3-84个月,对患者在院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50例患者,男19例,女31例,左侧23例,右侧27例,平均年龄为53.78±9.43岁,平均症状持续时间85.82±65.81月。合并TN及HFS者9人,合并TN及GPN者38人,合并HFS及GPN者1例,合并TN、HFS及GPN者2例。入院后均行CT或核磁共振扫描,排除继发性因素。
   50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合并TN的49例患者中48例在三叉神经REZ区见有责任血管均行MVD手术,1例未见明确血管者仅行神经根部蛛网膜松解;12名合并有HFS症状患者,术中行面神经MVD术12(次×例);41例合并有GPN的患者,术中行单纯舌咽神经MVD术者3(次×例),联合舌咽神经切断术者11(次×例),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者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1-2根丝切断术者27(次×例)。
   术后(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者42例(84%),部分缓解者7例(14%,其中5例TN合并GPN患者,三叉神经痛部分缓解,舌咽神经痛完全缓解;1例TN合并HFS患者,TN部分缓解,HFS完全缓解;1例合并TN、HFS、GPN的患者,HFS部分缓解,TN及GPN均完全缓解),手术死亡1例(2%,系术后第一日颅内血肿,急诊血肿清除术后第二日出现心源性猝死)。
   平均随访31.8个月,3例失访,失访前无复发,痊愈43例,HFS部分缓解1人(出院时为部分缓解,随访12个月无好转),复发3人(3个月一例TN复发,18个月一例TN复发,一例为HFS部分缓解者10个月TN复发):头晕2例(2个月、6个月恢复),脑脊液切口漏2例(出院时均已治愈),面瘫2例(2个月、3个月均恢复至正常),听力下降3例(一例5个月明显恢复,1例无明显恢复,1例失访,失访前无明显恢复),复视1例(2个月恢复),共济失调1例(5个月时恢复正常)。
   结论:
   1.合并有多根颅神经异常兴奋综合征的患者术前行MRTA扫描(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核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可以明确有无继发性因素和脑桥小脑角池内的神经、血管走形情况及横窦位置高低,有助于切口、骨窗的定位、责任血管的初步确定及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估。
   2.术中岩静脉的切断需谨慎,尤其岩静脉较粗大或颜色接近动脉者。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综合征患者,行MVD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包含椎动脉或较粗大,对各累及的颅神经的处置可按一定顺序、即从后组颅神经至三叉神经依次进行,能使处理三叉神经的难度减小,能避免术中岩静脉不必要的离断。切断岩静脉时需要先低功率电流下电凝至无血流后再予切断。
   3.以增粗冗长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责任血管的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的患者,其病程中较多最早出现的是面肌痉挛,而最晚出现的大多是三叉神经痛。
   4.对合并有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责任血管检出率较低,神经根腹内侧责任血管常难以处理,术中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时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时需要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根丝切断术。但较多情况下在舌咽神经REZ区找到明确的责任血管并将其充分垫离后,发现神经腹侧或靠下位置仍有难以确定的接触血管,因此可考虑同时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根丝切断术,术后多数不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
   5.合并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有几率出现延迟治愈,可考虑随访观察3-6个月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手术干预。
   6.蛛网膜增厚粘连也能导致三叉神经痛,因此术中应完全松解自脑干至麦氏囊全程粘连神经上的蛛网膜,使三叉神经在轴位上彻底松解。
   7.一些辅助技术如神经电生理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等对于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有较大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