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分析
【6h】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及分组

1.2 方法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短期治疗效果的分析

2.3 生存时间、生存率的比较与分析

讨论

3.1 高级别胶质瘤现阶段的手术治疗

3.2 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3.3 高级别胶质瘤的化疗

3.4 替莫唑胺(TMZ)的研究

3.5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TMZ方案的作用

3.6 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讨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64个,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胶质瘤,包括间变星型细胞瘤患者42例,胶质母细胞瘤22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6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组:A组:单纯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B组:手术后进行放疗组,C组:手术后进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综合治疗组。
   术后放疗:术后放疗采用3D-CRT(三维适形放疗),每次2Gy,每日1次,每周放疗5天,共进行6周,放疗总量为60Gy。
   术后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同步进行化疗时,TMZ用量为75mg/m2,每日一次,连续42天口服;当放疗结束后继续口服TMZ,用量为150-200mg/m2,每四周为一周期,每个周期前五天口服,每日一次,连续使用2-6个周期。
   影像学及临床状态分析:定期复查头部MRI(平扫+增强)或CT(平扫+增强),比较病灶变化。定期复查时对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价,将结果与手术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判断患者的生存质量。
   疗效观察:1.用患者的定期复查时头部影像学资料(MRI或CT)的变化以及临床状态的改变对辅助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对,2.应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资料的生存率及其生存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1.患者辅助治疗后2-3个月复查时:B组(手术+放疗)短期有效率为31%,C组(手术+放疗+TMZ)为54%。经统计学分析:X2=1.44,P>0.05,故C组的短期治疗效果优于B组,但两组数据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放疗)改善率为41.4%,C组(手术+放疗+TMZ)改善率为58.3%,C组改善率>B组改善率,X2=6.44,P<0.05,故B、C两组数据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意义。
   2.B组(手术+放疗)、C组(手术+放疗+TMZ)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平均数)分别为14.4个月、18.1个月,B、C两组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2个月、18.4个月,经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3.术后病理为间变性星型细胞瘤(Ⅲ级)的生存时间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17.0个月、23.4个月,胶质母细胞瘤(Ⅳ级)的生存时间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14.3个月、13.5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4.手术全切组生存时间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20.5个月、23.9个月,近全切/次全切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10.1个月,9.7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5.KPS大于80组生存时间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18.9个月、23.5个月,KPS小于80组生存时间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11.5个月、11.7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中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
   2.手术+放疗+TMZ方案与手术+放疗方案相比较,前者在早期患者临床状态改善率上明显优于后者,但二者在早期影像学判断的治疗有效率上无统计学差异;
   3.手术+放疗+TMZ方案与手术+放疗方案相比,前者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生存率更高,预后更好;
   4.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间变性星型细胞瘤(Ⅲ级)比胶质母细胞瘤(Ⅳ级)的有更好的生存时间、生存率。病理诊断级别越高预后越不好;
   5.患者手术全切的较近全切/次全切的有更好的生存时间、生存率;
   6.患者辅助治疗前KPS>80分的比KPS<80分的有更好的生存时间、生存率,KP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