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993例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6h】

993例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1.研究对象及内容

2.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病变部位

2.3 病理分型

2.4 分期评价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发病年龄

2.病变部位

3.性别、年龄、年份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4.病理类型

5.年龄、年份、性别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6、Dukes分期、TNM分期

7、临床表现

8、合并疾病

9.ABO血型分型

10.治疗方式

11.复发与转移

12.CEA和CA199

13.免疫组化指标与大肠癌病理类型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2007-2011年大连地区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2011年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993例初次就诊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资料,并按发病时的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Dukes分期、临床表现、合并疾病、血型分型、治疗方式、复发与转移、肿瘤标记物、免疫组化指标等十一个方面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1、993例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为非正态分布资料,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93岁,平均年龄66.7岁,中位年龄69岁,男女比例为1.19∶1,男性和女性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直肠癌占大肠癌的42.8%,左半结肠癌占22.5%,右半结肠癌占29.6%,女性右半结肠癌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993例大肠癌患者的病理分型中,腺癌占86.7%,其中中分化腺癌最多,占39.8%。大体分型中,溃疡型最多见,占83%。5年间大肠癌患者腺癌分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患者初诊时Ducks分期B、C、D期共占95.3%,A期仅占4.7%,术后患者TNM分期中,T3N0M0期最多,占26.7%。
   5、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共占就诊症状的69.3%。
   6、大肠癌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合并疾病是大肠息肉,另外,胆囊结石、肝肾囊肿、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阑尾炎等亦较常见。
   7、本研究统计的大肠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结果为O>A>B>AB,其中O型血占34.3%,B型血占27.3%,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占82.5%,其中以结肠癌根治术和直肠癌Dixon术最多。
   9、肝转移占大肠癌所有转移的42.4%。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个月到5年不等,但最常发生在术后18个月内,占76.9%。
   10、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联合检出率超过60%,在复发患者中,CEA阳性率达72.2%。
   11、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Topo-Ⅱ随腺癌分化程度下降表达强度增加。
   结论:1、大连地区大肠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69岁。
   2、大肠癌的发生部位以直肠为主,女性右半结肠癌患病率高于男性。
   3、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5年间有中低分化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低分化腺癌减少的趋势。
   4、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多为临床中晚期。
   5、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系。
   6、大肠癌的发生与腺瘤性息肉有关。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慢性阑尾炎、肝、肾囊肿可能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7、O型血大肠癌患者的比率高于正常人群,而B型血大肠癌患者比率低于正常人群。
   8、外科手术仍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治疗方法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9、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复发与转移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10、CEA和CA199在疾病的诊断中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CEA在大肠癌复发与转移中的阳性率明显提高。
   11、低分化腺癌化疗效果较好,高、中分化腺癌更易产生耐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