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ILA组

(二)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2、血液指标

3、影像指标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液及影像指标分析

二、ILA不同病变部位危险因素分析

1.SPVL的危险因素分析

2.DWML的危险因素分析

3.总侧脑室旁白质疏松(Total periventricular lesions TPVL)的危险因素分析

三、ILA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SPV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2.DWM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3.TPV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4.ILA总体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白质疏松(Ischemicleukoaraiosis,ILA)病变部位(脑室周围白质疏松(PeriventricularlesionsPVL)和皮质下白质疏松(DeepwhitematterlesionsDWML))及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探讨ILA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ILA患者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照组(组1)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7-77岁,平均(51.68±11.13)岁。ILA组又分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SimpleperiventricularlesionsSPVL)组(组2)和侧脑室体旁及皮质下白质共存组(periventricularlesionsanddeepwhitematterlesionsPVLDWML)(组3);组2患者78例,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40-82岁,平均(61.50±9.68)岁;组3患者49例,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6-88岁,平均(66.39±10.15)岁。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尿酸(Uricacid,UA)、胱抑素C(CystatinC,CysC)、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行头颅MRI检查。应用Fazekas分级方法对ILA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记录头颅MRI检查所示梗死灶的数量、部位及大小。所有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
  结果:
  1.组2、组3的年龄明显高于组1(P<0.01,P<0.01),组3的年龄明显高于组2(P<0.05);组3的高血压阳性例数明显高于组1及组2(P<0.01,P<0.05);组3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组1(P<0.05);组3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组1、组2(P<0.05,P<0.05);组3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组1(P<0.01);组2的PT明显高于组1(P<0.05);组2的INR明显高于组1(P<0.05);组2、组3的PVL评级明显高于组1(P<0.01,P<0.01),组3的PVL评级明显高于组2(P<0.01);组3的DWML评级明显高于组1、组2(P<0.01,P<0.01)。所有梗死灶直径<1.5cm,组2、组3的基底节区梗死灶数量明显高于组1(P<0.01,P<0.01),组3的基底节区梗死灶数量明显高于组2(P<0.01);组3的幕下梗死灶数量明显高于组1、组2(P<0.01,P<0.01)。三组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例数、吸烟史及饮酒史构成比无显著差异,血清FBG、TC、TG、HDL-ch、LDL-ch、LP(a)、BUN、Cre、UA、CRP水平及血TT、APTT无显著差异。三组的皮质下梗死灶数量无显著差异。
  2.组2病变部位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03)、PT(OR=1.923)、INR(OR=566.985)3个指标进入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03)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3病变部位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57)、高血压(OR=0.176)、CysC(OR=105.793)、Hcy(OR=1.087)、Fib(OR=2.380)、PT(OR=1.727)6个指标进入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5;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54)、高血压(OR=0.147)、PT(OR=2.418)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
  4.总侧脑室旁白质疏松(Totalperiventricularlesions,TPVL)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0.000)、高血压(OR=0.369)、CysC(OR=18.196)、Hcy(OR=1.059)、Fib(OR=1.908)、PT(OR=1.842)、INR(OR=331.257)7个指标进入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5;P<0.05;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18)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5.年龄与SPVL评级呈显著正相关(r=0.226,P<0.05)。
  6.CysC、Hcy、Fib水平与DWML评级无显著相关。
  7.年龄与TPVL评级呈显著正相关(r=0.326,P<0.01)。
  8.年龄、CysC、Hcy水平与ILA总评级(F评级)呈显著的正相关(r=0.315,P<0.01;r=0.249,P<0.05;r=0.187,P<0.05)。与F评级有关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评级=-0.868+3.016CysC+0.764高血压。
  结论:
  1.年龄、PT、INR是SPVL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SPV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SPVL评级呈正相关,可以反映SPVL的严重程度。
  2.高血压、血CysC、Hcy、Fib水平是DWML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DWML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指标不能反映DWML的严重程度。
  3.年龄、高血压、血Hcy、CysC、Fib水平、PT、INR是TPVL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TPV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年龄与TPVL评级呈正相关,可以反映TPVL的严重程度。年龄、血清Hcy、CysC水平与ILA总评级呈正相关,可以反映ILA的总体严重程度。CysC、高血压对ILA形成的影响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