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膝置换术后切口皮温与相关化验指标的变化规律
【6h】

全膝置换术后切口皮温与相关化验指标的变化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方法

1.测量区域与时间点的确定

2 具体研究方案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术后切口周围皮温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2 实验室指标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实验室检查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当前用于恢复膝关节功能、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临床方法,其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开展。感染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但是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为监测初次单侧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正常情况下患侧切口周围和健侧相同区域皮肤温度以及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的短期变化情况,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之间在我院行初次单侧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共34例,测量术前及术后第2、4、6、8、10、12、14天双膝关节指定区域内皮肤温度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术前及术后第1、3、7、10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进行监测、分析,并总结正常情况下此四项指标在短期内的变化规律。
  结果:监测34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最终完成的有效例数为31例,结果显示术后患侧膝关节切口周围及健侧同区域皮肤温度均升高,但患侧升高明显,健侧升高幅度较小,术后2-4天双侧皮肤温度差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侧皮肤温度会逐渐降低,皮肤温度差会逐渐减小,但术后6天开始减小幅度逐渐变缓。术后第2天双膝平均皮肤温度差为1.4℃,第4天为1.3℃,第6天为1.1℃,第8-14天温度差变化不大,均为0.9℃左右,术后14天患侧较对侧皮肤温度仍有差异(P<0.05)。CRP对炎症反应较为敏感,在术后第1天开始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峰值,术后7天时已开始逐渐下降,术后10天与术前比较仍有差异(P<0.05)。ESR敏感性较差,术后升高缓慢,术后第1天往往比术前要低,7天会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术后10天较术前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变化速度快,在术后第1天达到最高值,术后3天下降,术后7天后已基本降至正常范围,术后10天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也有少数患者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变化,指标均于正常范围内。
  结论:①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论存在感染因素与否均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使双侧膝关节皮肤温度均升高,患侧升高明显,短时间内患侧与健侧皮肤温度差距较大,随时间推移两侧皮肤温度会逐渐降低,温度差会逐渐减小。
  ②正常情况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WBC、CRP及ESR指标会升高,为机体正常反应,但其变化趋势存在一定规律,且都会随时间推移而呈动态下降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