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不同术式 生活质量调查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6h】

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不同术式 生活质量调查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一、患者一般情况

二、SF-36量表性能评价

三、SF-36评分

四、绝经过渡期症状

五、性生活

六、卫生经济学指标

讨论

一、SF-36量表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测量的评价

二、腹腔镜手术对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腹腔镜手术对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绝经过渡期症状的影响

四、腹腔镜手术对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五、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的治疗

附录 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简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20-30%,多见于30-50岁女性。子宫肌瘤可采用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但迄今尚未发现疗效确切、可有效避免或控制复发的非手术疗法,因此手术疗法仍是当前子宫肌瘤患者的最常用的治疗措施。腹腔镜现已成为妇科手术主要的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可选择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既往45岁以上的子宫肌瘤患者多采用子宫切除术,在去除原发病的同时杜绝了子宫病变的发生,随着宫颈疾病筛查的普及、宫腔镜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和治疗,子宫病变能够早期发现和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子宫的去留问题,绝经过渡期或绝经期患者亦希望保留子宫。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已经完成生育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究竟选择何种术式更符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尚无定论。对绝经过渡期女性不同术式术后生活质量的关注及调查目前尚缺乏。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评价和不同术式卫生经济学评价,是了解患者疾病负担和评估疗效的新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SF-36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绝经过渡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研究,了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这两种术式对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原因,并对两种手术的费用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卫生经济学评价,从而在选择术式及预测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给与指导,探索出一条针对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科学、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使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妇科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研究对象:
  选取2013.1.1-2013.7.31因子宫肌瘤于大连市妇产医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5-50周岁,月经规律,超声提示肌瘤≤5枚,做病情沟通后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肌瘤剔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三个月内未应用激素相关治疗,术前诊刮除外内膜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
  研究方法:
  主问卷为SF-36测量表,辅助问卷为绝经过渡期症状调查表和性生活调查表,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和花费。所有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及术后6月填写,回收问卷,对施行不同手术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问卷评分遵循其系统计分方法。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信度效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SF-36生活质量测量量表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并对其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具有可行性,效果良好。
  2、SF-36总分两组患者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术后SF-36评分高于术前(p<0.05),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术后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的总分明显高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p<0.05)。
  3、SF-36各维度评分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术后躯体职能、一般健康感、社交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术后躯体机能、躯体职能、一般健康感、社交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6个维度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低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p<0.05)。
  4、绝经过渡期症状发生率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6月潮热、焦虑/忧郁和疲劳乏力的绝经过渡期症状发生率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p<0.05)。
  5、性生活质量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手术后性欲降低、阴道干燥和性焦虑的发生率高于术前,且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p<0.05)。
  6、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和药费低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p<0.05)。
  结论:
  对于45-50岁子宫肌瘤患者:
  1、SF-36生活质量测量量表可以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及评价,具有良好的性能。
  2、腹腔镜子宫肌瘤剃除术患者术后6月的总体生活质量高于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受影响。
  4、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6月绝经过渡期症状发生率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无不良影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低于术前,并低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
  6、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花费均低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7、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对绝经过渡期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小,经济花费少,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