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ELP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6h】

DELP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神经内科应用体外血浆脂蛋白过滤器(DELP)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59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56例,均符合国立健康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3-18分,发病为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此次发病在2周以内),年龄18-70岁,有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排除脑出血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全部受试者均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血浆脂类吸附过滤(DELP)治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疏通血管、营养神经、扩容、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本实验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实验设计原则,留取患者治疗前后即刻的血清样本,在2小时内送于本院检验科进行血脂、血粘、凝血、炎性因子等血清学检验;并严格根据NIHSS评分标准对159例受试者进行NIHSS评分,其中包括治疗前、治疗后即刻、4天、14天的NIHSS评分,及时录入数据库;于第90天时对患者及其家属电话随访,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目前状况的描述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RS评分);同时对DELP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记录治疗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类型;最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DELP治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影响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包括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变化影响,对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粘、凝血、炎性因子的变化影响,分层分析发病-治疗时间间隔(T)、TOAST分型、前后循环对神经缺损改善程度(NIHSS评分)的变化的影响等。
  结果: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前相比较,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4d、14d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脂指标:胆固醇(CHO)、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P<0.05);凝血指标:INR、PT、APTT、TT时间相应延长(P<0.05),FIB降低(P<0.05);血液粘度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减低(P<0.05),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CRP经DELP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治疗时间(T≤3d)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组别;TOAST分型、前后循环与疗效并无明显关联;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头晕3例、手足抽搐2例、四肢麻木1例、低血压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迅速缓解。
  结论:DELP治疗具有迅速有效、安全可控的特点,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脂各项指标、降低血液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流变学等因素有关。此外,DELP治疗急性脑梗死距离卒中发病时间间隔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早期神经功能恢复越迅速,并为患者的远期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