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甘草酸镁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6h】

异甘草酸镁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一般资料

2.观测指标

2.1 主要观测指标

2.2 次要观测指标

3.治疗方法

4.判断标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临床特征

2.化疗1周期后肝功能各指标差值的比较

3.化疗期间发生不同级别肝功能异常比较

4.化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比较

5.化疗推迟及化疗药物减量情况

5.1 化疗推迟情况

5.2 化疗药物减量情况

6.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型,肝损伤与化疗周期的关系

6.1 药物性肝损伤的分型

6.2 肝损伤与化疗周期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肿瘤药物性所致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制约化疗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肝损伤对于肿瘤术后需要多周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03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同时预防应用异甘草酸镁保肝治疗与未预防应用保肝药物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为临床有效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并完成辅助化疗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类型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胃肠道肿瘤,辅助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EC/EC-T/TC)、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C)及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类,且化疗前无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异常,未服用可致肝损伤的药物,不合并肝脏基础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严重脂肪肝等)。预防组51例(男性19例,女性32例,年龄58.27±9.01岁),每周期化疗首日开始预防性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或150mg,静滴,1次/d,直到化疗结束;对照组52例(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57.04±9.46岁)化疗同时未加用任何保肝药物。分析两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化疗性肝损伤对化疗的影响。
  结果:
  1.临床特征:
  预防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除性别有差异(p<0.05)外,其余包括年龄,肿瘤类型,化疗方案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两组患者基线期肝功能各指标: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浆白蛋白(AL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化疗1周期后肝功能各指标差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1周期后肝功能各指标与基线期对应各指标差值,除ALB和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AST、ALT、ALP及γ-GT预防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化疗期间发生不同级别肝功能异常比较
  预防组化疗期间低分级(Ⅰ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29.41%(15/51),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4.23%(2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29,P=0.119>0.05)。预防组高分级(Ⅱ~Ⅳ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9.80%(5/51),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6.92%(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6,P=0.025<0.05)。
  4.化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比较
  预防组化疗期间肝损伤的发生率为9.80%(5/51),低于对照组肝损伤的发生率25.00%(13/52),两组数据间比较经x2检验:x2=4.1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化疗推迟及化疗药物减量情况
  5.1化疗推迟情况:预防组共接受化疗292周期,因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导致化疗推迟共3个化疗周期,占总化疗周期的1.03%(3/292)。对照组共接受化疗295周期,因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导致化疗推迟共11个化疗周期,占总化疗周期的3.73%(11/295),经x2检验,x2=4.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化疗药物减量情况:预防组因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导致化疗减量共4个化疗周期,占总化疗周期的1.37%(4/292)。对照组因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导致化疗减量共13个化疗周期,占总化疗周期的4.41%(13/295),经x2检验,x2=4.8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肝损伤的分型,肝损伤与化疗周期的关系
  6.1肝损伤的分型:103例患者化疗后共出现药物性肝功损伤18例,其中肝细胞型占总体肝损伤66.67%(12/18),胆汁淤积型占22.22%(4/18),混合型占11.11%(2/18)。
  6.2肝损伤与化疗周期的关系:18例药物性肝功损伤主要发生在化疗的第2~4周期(14/18,77.78%)。
  结论:
  1.化疗同时预防应用异甘草酸镁可有效地减轻转氨酶升高,使肝功能异常程度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降低。
  2.化疗时预防应用异甘草酸镁能有效降低化疗过程中肝损伤导致的化疗推迟和药物减量。
  3.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以肝细胞型为主,肝损伤主要发生在化疗的第2~4周期,化疗所致肝功能异常以Ⅰ级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