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6h】

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来源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

结果

(一)临床特征

(二)影像学表现分析

(三)手术方法及术中所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进展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fibroushistiocytomaofbone,BFH)是极少见的骨骼肌系统肿瘤,发病率仅占所有骨肿瘤的1%,极少恶性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归属于组织细胞源性肿瘤。若不能早期认识和掌握该疾病的特点,即使行手术病灶切除术,也易出现复发。本文是通过现有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一步探讨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临床与影像学上的特点,来提高对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早期认识、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
  方法:回顾性研究:检索北京军区总医院病案室,自2010年1月20日至2012年7月16日的全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患者资料,查阅病案室病案,根据其姓名、住院号、疾病的名称等调阅其病历、影像学资料,对所选择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一共收集到4例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例。4例患者行X线(采用SiemensOpti150HC-100及PhilipsOPTIMUSDR机,摄取患侧骨正、侧位)、CT(CT是美国CEHD750)及MRI(GESigna1.5TExciteⅡ采用GESignaEXCITEHD1.5T及3.0TMRI仪,主要扫描序列包括SET1W(TR500ms,TE14ms)、SET2W(TR4000ms,TE80ms),梯度回波(GRE:TR150ms,TE4.72ms,FA70o)检查。其中1例患者因“右乳腺癌根治术后”复查,行核素扫描核素扫检查。行手术病灶区穿刺活检及病变切除送检,最终得出的诊断为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结果: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患者,年龄在37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55.25岁,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4例患者的病程时间均超过1年,最长病程时间为7年1个月,其中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或不明显,大多数患者首先出现间歇性疼痛,休息后能够缓解,无夜间痛,行走和邻近关节不受影响,直至发现软组织包块及无痛性质硬性包块,才到医院就诊。其中1例患者年龄较大,入院前1个月时才出现局部疼痛明显,患侧邻近关节出现受限才到医院就诊,1例是因乳腺癌术后复查时,行核素扫描才发现病灶就诊。4例病例均未出现病理性骨折。X线片示:4例病例均为单房病灶,其中1例病灶区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边缘无明显硬化,腔内可见散在硬化成骨影,内为不均匀低密度;其中2例病灶区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且不整齐,可见周围硬化边缘,骨皮质变薄,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其中1例病灶区为溶骨性病变,呈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边缘无明显硬化,腔内可见散在硬化成骨影,均有骨膜反应。CT示:病灶区呈溶骨性破坏,内部不均匀,呈膨胀性生长,病变边缘清晰,骨质轻度硬化,皮质变薄,凹凸不平,部分中断,出现微骨折,病灶区可见向外向包壳突出,但没有突破,未见明显软组织包块,未见骨膜反应。MRI示:病灶区呈囊性变,边界尚清,分隔呈线状强化,髓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欠均匀,病灶内可见点片状短T1长T2出血信号,另可见片状长T1长T2坏死信号影。
  结论: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发病通常缓慢,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或不明显,直到发现局部软组织包块或无痛性质硬包块时,患者触摸到或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才到医院就诊,一般不伴有邻近关节功能受累,也很少出现全身症状。影像学检查表现:X线表现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多有骨质包壳,不具有典型的特殊性影像学特点,但可以和巨细胞瘤等溶骨性肿瘤相鉴别。往往因为其病变缺乏典型性,所以需要X线、CT和MRI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进行甄别,才能在影像学上对该肿瘤的全方位认识,更有利于加深对该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