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Tsuge缝合法微创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分析
【6h】

双Tsuge缝合法微创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般资料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跟腱断裂的诊断方法

1.5 资料分析

2 手术方法

3 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

4 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

5 治疗结果评价标准

治疗结果

讨论

1 跟腱断裂的影响因素

2、 跟腱断裂的机制

3、运动伤导致跟腱断裂的特点

4 跟腱断裂的预防

5 跟腱断裂的辅助检查

6 术后功能锻炼依据

7 跟腱断裂的治疗

8 双津下微创缝合跟腱的优点

9 选择普迪思(PDS-Ⅱ)的原因

10 手术入路的选择

11 手术注意事项

12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3 引起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跟腱断裂治疗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跟腱断裂流行病学发病率约为6/10万~37/10万[1],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75%与运动有关且跟腱断裂部位为止点上2-6cm,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目前处理跟腱断裂的方法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观察并分析双津下微创手术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跟腱断裂提供参考与帮助。
  方法:本课题调查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四病房收治的53例跟腱断裂患者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合文献分析跟腱的解剖、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特点、机制、术后并发症、功能锻炼及双津下微创手术方法的优点等,客观的评价双津下微创手术方法是一种治疗跟腱断裂的理想手术方法,并根据术后局部切口恢复情况、跟腱愈合情况、小腿肌力、小腿周径、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分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分)进行评分。
  结果:53例跟腱断裂患者切口长度为4.47cm±0.70cm,住院时间为7.40天±2.17天,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对症处理后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按照Arner-Lindholm疗效评分标准得出:优37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8.1%,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分)得分为97.2±2.1。
  结论:双津下微创手术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无需特殊器械及昂贵耗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术中用4-0可吸收线缝合腱周组织尤其重要,以利于避免术后跟腱粘连的发生。术后采用短腿跟腱靴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20°,接近于踝的自然跖屈位,较石膏固定更灵活、方便,使患肢更能得到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助患肢功能更快的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