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变性脊柱侧弯后路手术选择性融合固定的疗效分析
【6h】

退变性脊柱侧弯后路手术选择性融合固定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3.1 观察结果

3.2 脊柱侧弯的矫正率

3.3 JOA评分

3.4 VAS评分

3.5 典型病例

讨论

4.1 退变性脊柱侧弯畸形的病理基础及相关因素

4.2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病史及症状特点

4.3 患者病情资料采集的要点

4.4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特点与手术方式的选择、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兼顾手术效果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手术创伤、风险及并发症最小化。
  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在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21例,采用后路的减压、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14位Cobb角小于20度的患者选择短节段的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其侧方成角最大的一个椎间隙使用椎体间融合器实施椎间融合,对7位cobb角大于20度的患者选择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其侧方成角最大的两个椎间隙使用椎体间融合器实施椎间融合,术中充分减压,彻底解除神经根压迫。术后拍摄脊柱正侧位片,测量术后Cobb角,腰椎前凸角,进行JOA及VAS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选择在术后1周。定期门诊随诊,复查脊柱正侧位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内固定失效,及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选用手术前后Cobb角的对比、JOA评分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3个指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1例病人的手术都顺利地完成,未出现死亡等重大意外情况。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患者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腰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放射性疼痛等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4例患者术后遗留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麻木,程度较术前轻,2-9周后麻木症状逐渐消失,随访期间未发现症状复发者,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的病例,1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切口处出现脂肪液化,经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未发生感染,余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2例骨水泥强化的患者未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1例患者术中出现硬膜破裂,予以致密缝合,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无低颅压性头痛等症状,未发生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给予抗生素、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术后14个月复查时发现,融合固定的上位邻近节段发生交界性后凸,无主观症状,未予治疗。与手术前比,患者的Cobb角平均矫正率77.71%,冠状位畸形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矫正。JOA及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均明显改善。
  结论: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有效方式。对于Cobb角小于20度的患者,选择短节段固定,侧方成角最大的一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Cobb角大于20度的患者,选择长节段固定,侧方成角最大的两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既能达到解除临床症状,最大程度地矫正畸形,恢复脊柱平衡,保证远期疗效,又能将手术创伤、风险等尽可能地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