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复肢体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6h】

重复肢体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组

(二)正常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及治疗方案

(二)标本采集

(三)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二、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血清UA水平、高血压病阳性率的比较

三、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一般情况及血清UA水平的比较

(一)正常对照组的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一般情况及血清UA水平的比较

(二)病例组的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一般情况及血清UA水平比较

四、病例对照组与RLI组NIHSS评分、血清UA水平的比较

五、RLI操作的不适表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水平的变化,并观察重复肢体缺血(Repetitive Limb Ischemic,RL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U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血清UA水平、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病三者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并探讨RLI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1、依据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6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并且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具有可比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将所纳入的病例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36例病例对照组及38例RLI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分别将正常对照组及病例组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中,高血压组24例,非高血压组42例;病例组中,高血压组44例,非高血压组30例,组间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构成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2、详细记录入选对象既往有无高血压病病史,使用经校准后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入选对象非同日3次血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者,根据血压测量结果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使用日立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生产的UA测定试剂盒,采用酶法测定血清UA水平(μmol/L)。
  3、观察病例组入院第2日(治疗前)及入院第7日(治疗后)血清UA水平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病例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第一次(治疗前)结果记为“1”,第二次(治疗后)结果记为“2”,第一次结果减第二次结果的差记为“差值”。观察并记录RLI操作的不适表现。所有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
  结果:
  1、病例组血清UA1水平(339.750±92.480)较正常对照组(303.952±76.12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UA2水平(323.750±100.166)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血清UA2水平较UA1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高血压病阳性率(59.459%)高于正常对照组(36.36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正常对照组中,高血压组血清UA水平(313.304±66.984)较非高血压组UA水平(298.570±81.249)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病例组中,高血压组血清UA1水平(360.909±87.000)较非高血压组UA1水平(306.500±92.518)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血清UA2水平(324.909±86.267)、血清UA差值水平(42.364±59.957)较非高血压组UA2水平(321.200±129.082)、UA差值水平(11.214±67.374)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病例对照组与RLI组NIHSS1评分(3.000±2.070,3.290±1.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对照组NIHSS2评分(2.670±1.957)较NIHSS1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LI组NIHSS2评分(2.450±1.766)较NIHSS1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RLI组NIHSS差值(0.820±0.834)大于病例对照组(0.330±0.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病例对照组与RLI组血清UA1水平(357.714±98.083,322.830±84.617)无显著差异;病例对照组血清UA2水平(350.826±109.220)较UA1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LI组血清UA2水平(298.840±85.816)较UA1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LI组血清UA差值水平(53.040±47.280)大于病例对照组(10.409±71.9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对照组及RLI组血清U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在RLI操作过程中有34例患者诉有受压肢体麻木感,其中有8例患者同时伴有受压肢体疼痛感,有2例患者同时伴有受压肢体点状皮下淤血,麻木感、疼痛感均在每次操作后5分钟内完全消失,皮下淤血点于所有操作结束后1日内消失,无其他不适表现。
  结论: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UA水平显著升高,且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提示UA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2、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清UA水平较未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升高,提示UA、高血压病、急性脑梗死三者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3、RLI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U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性好,提示RLI可能有改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作用,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