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外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与NIFRS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6h】

体外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与NIFRS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术后组织病理的观察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结果

3.2 FB和AFs两组患者的总IgE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对比

3.3 FB和AFs两组患者血清总IgE等级比较

3.4 FB和AFS两组患者血清sIgE分级比较

3.5 FB和AFS的血清sIgG分级比较

3.6 组织病理学观察

讨论

一、NIFRS的亚型分型标准

二、体外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和NIFRS发生的相关性

三、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对NIFRS在围手术期治疗的辅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结合嗜酸细胞百分比的测定,探讨各免疫指标与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NIFRS)的关系,为其发病机理、亚型分型判定标准及围手术期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1日-2015年3月1日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耳鼻喉科住院手术治疗,并经临床专科检查及病理回报均确定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33例。根据术后病理提示存在嗜酸细胞浸润是否阳性将其进一步分为真菌球型(fungus ball,FB)鼻窦炎组16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AFRS)组17例。采用SYSMEX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北京普朗酶标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IgG、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NIFRS发病机理、分型及与变应性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1、FB和AFS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4.661,P=0.031),血清总IgE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7.127,P=0.009);2、FB患者的总IgE分级主要在1级(占81.25%),AFS患者主要在2级(占4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9,P=0.001);3、FB患者的血清sIgE分级主要在0级(占50%),AFS患者主要在2级(占47.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5,P=0.512);4、FB患者的血清sIgG分级主要在0级(占56.25%),AFS患者主要在1,3级(各占29.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7,P=0.169);5、术后病理提示有17例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sIgE阳性患者与sIgE阴性患者的组织病理分型比较有明显差异(x2=9.909,P=0.003)。
  结论:1、NIFRS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以真菌感染为发病原因,特异性变应性体质及机理变态反应在NIFRS发病及病情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NIFRS在不同特异性变应性体质发病过程中,其病情演变过程不同。据此可分为:FB和AFS两种亚型;
  3、sIgE、sIgG、总IgE、嗜酸细胞及其他相关免疫指标在鼻窦炎、鼻息肉发生的过程中均可作为辅助检测;
  4、变应性因素与AFS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NIFRS亚型的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