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骨性Ⅲ类高角伴偏颌畸形正畸正颌治疗的临床研究
【6h】

成人骨性Ⅲ类高角伴偏颌畸形正畸正颌治疗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来源

2.临床资料

3.诊断结果

4.鉴别诊断

5.问题列表

6.治疗目标

7.治疗计划

8.正畸材料

9.治疗过程

结果

1.临床检查分析

2.模型分析

3.影像学分析

讨论

1.病因

2.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立

3.治疗要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正畸正颌治疗对成人骨性Ⅲ类偏颌畸形口颌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成人骨性高角Ⅲ类伴偏颌病例进行治疗,探明临床治疗对软组织面貌的影响。
  方法:病例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门诊2015年06月02日收治的高角上颌后缩伴偏颌患者一例,男性,28岁,自述中学出现反牙合伴脸偏,现影响咀嚼及美观,遂来我院治疗。有偏侧睡眠及口呼吸习惯,既往有单侧拄腮习惯。对患者进行颌面部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影像学分析并作出诊断,经协商最终选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后,对该患者治疗前后颌面部临床检查特征、模型及影像学分析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软组织面貌影响。
  结果:患者治疗疗程共计20个月。对该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测量数据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1)骨组织:SNA、SNB、NP-FH正常,Wits由-15.2mm变为-4mm,APDI变为85°,AB-NP值减少7°变为正常,说明通过治疗上下颌骨矢状向由Ⅲ类变为Ⅰ类。Index Post/Ant升高8.6°,ANS-Me降低6.4°,FMA减小11.5°,ODI增加10°,变为基本正常,这些说明前面高减小,下颌骨发生逆时针旋转,开牙合改善,上下颌垂直向由高角变为均角。水平向上,非对称率普遍降低,并处于正常值内,上下颌骨不对称畸形获得很大改善。(2)牙齿:U1-AP降低1.5°、L1-MP增加12.5°、L1-OP增加11°,表明上下颌前牙代偿被去除。治疗后尖牙和磨牙关系由Ⅲ类变为Ⅰ类,前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Spee曲线平坦,上下颌牙列整齐,基骨、牙合、面三者中线一致,上下牙弓对称且宽度形态匹配。(3)软组织:EP-UL增加1.1mm、EP-LL减小3.3mm,下唇更接近审美平面,Upper Lip减小0.3mm,Total Chin增加4mm,Total Chin/Upper Lip变为0.7,上唇变薄,颏部增厚,颏唇比例改善,Z-plane增加4°,面下1/3侧貌改善,软组织改建慢,颏部不足。(4)其它方面改变:治疗后关节弹响、咀嚼效率、冠状面颈椎姿势得以改善。(5)治疗对软组织面貌的影响:面部左右变得对称,面上、中、下垂直比例协调,颏部居中位于面中线上,下颌角连线、口角连线由偏斜变为平行于水平面,侧貌由Ⅲ类变为Ⅰ类面型,颏唇沟正常,颏处软组织较薄表现出颏有一定后缩。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本病例咀嚼功能及面貌得以明显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
  结论:
  (1)成人骨性高角Ⅲ类伴偏颌畸形病例是一类复杂病例,该类病例颌骨存在三维方向上的不协调畸形,因此治疗难度较大,单纯正畸或单纯正颌外科治疗均无法获得理想疗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论从咬合功能还是美观要求方面均能较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成人骨性Ⅲ类高角偏颌畸形口颌系统结构功能改变有很大影响。可引起颞下颌关节位置改变、口腔功能间隙减小、上气道狭窄及周围组织结构变化。同时术后初期咀嚼功能及牙合力降低,后逐渐恢复直至正常,颞下颌关节及下颌运动治疗后改善,治疗前存在的关节紊乱病好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