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合成肽IDR-1018对MRSA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
【6h】

人工合成肽IDR-1018对MRSA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 ATCC33591生长曲线[9] ATCC33591生长曲线

2.生物被膜生成曲线[9]

3. IDR-1018和红霉素对生物被膜的影响

4. IDR-1018和红霉素联合应用对生物被膜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新发现:人工合成肽IDR-1018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测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生长曲线及 MRSA生物被膜生长曲线,指导后期实验中对细菌接种时间及红霉素应用浓度的把握。
  2.构建MRSA体外生物被膜模型。
  3.探究不同浓度 IDR-1018与红霉素对 MRSA成熟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以及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
  1.挑取单菌落于5ml TSB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16h后,将细菌悬液按1:1000接种于TSB培养基中,每2h取出200μl菌悬液于595nm处测量吸光度值,得到细菌生长曲线。
  2.建立生物被膜模型。以聚氯乙烯(PVC)材质的96孔板作为细菌的粘附载体,以TSB为液体培养基,将对数后期细菌悬液浓度调整至108CFU/ml后接种于载体上,37℃静置培养,以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状态。
  3.将 IDR-1018/红霉素工作液(1000mg/L)于96孔板中经二倍稀释法稀释为一系列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备用。
  4.细菌接种24h、48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IDR-1018和(或)红霉素干预,继续37℃静置培养,以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状态,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乙醇溶解,于595nm处测量吸光度值。
  结果:
  1.细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后,2~4h为生长适应期,从第4h起已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持续16h,随后细菌开始进入生长稳定期。
  2. PVC96孔板经结晶紫染色可见孔壁气液交界处一层紫色连续性片状生物被膜。
  3.细菌接种48h后给予不同浓度IDR-1018或红霉素干预,观察到各浓度组的IDR-1018对成熟生物被膜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高浓度组(1g/L~250mg/L)的红霉素可对成熟生物被膜起到破坏作用,低浓度组(<250mg/L)对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不明显。
  4.细菌接种24h后给予 IDR-1018或红霉素干预,观察到各个浓度组 IDR-1018对生物被膜形成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浓度分组(1g/L~250mg/L)的红霉素可抑制未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成,低浓度分组(<250mg/L)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5.联合应用IDR-1018和红霉素后,在低药物浓度下(均为15mg/L)两者联合应用即可产生较强的抑制生物被膜的作用。
  结论:
  1. IDR-1018能有效破坏已经形成的MRSA生物被膜,即使在较低浓度下仍有作用;红霉素在高浓度时有破坏生物被膜的作用,随着浓度降低,其效果明显减弱。
  2. IDR-1018能有效抑制未成熟的MRSA生物被膜生长,即使在较低浓度下仍有作用;红霉素在高浓度时有抑制生物被膜生长的作用,随着浓度降低,其效果明显减弱。
  3.在联合应用IDR-1018和红霉素后,在较低的药物浓度下可产生较强的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