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6h】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微小RNA的结构与功能

1.3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microRNA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统计方法

3结果

3.1实时定量PCR结果

3.2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人口学结构特征

3.3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microRNA-30e表达水平

3.4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与PANSS评分及症状的相关性

3.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与PSP评分及症状的相关性

4分析与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microRNA研究进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能够准确的反映其病理生理过程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建立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微小RNA(micro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单链RNA,能够调节多种基因或蛋白的表达而干扰神经生物过程,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分析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的差异表达,同时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为观察指标,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17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男女均可,年龄17-45岁。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患者组(开始治疗前)和对照组血浆microRNA-30e的表达水平,并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血浆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与攻击危险性的偏相关系数r=0.517(p<0.05),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3.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croRNA-30e相对表达水平与PSP总分、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均未见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 microRNA-30e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明microRNA-30e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2.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 microRNA-30e表达水平与急性期冲动控制能力有关系,与疾病严重程度或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无明显关系,microRNA-30e可能是一种疾病性质指标,而非状态依赖性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