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鞍山市某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6h】

鞍山市某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研究背景

2.相关概念

3.研究目的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结果

1.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3.医疗质量的描述性研究

4.秩和比(RSR)法综合评价结果

讨论

1.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3.医疗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权重,通过对鞍山市某医院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的医疗质量进行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了解该医院医疗质量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情况,寻找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向,为医院管理者制定长远医疗质量方面的工作计划提出合理的参考依据,持续不断的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改进。
  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了解医疗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构建评价体系的步骤、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2010年至2014年医院医疗质量的一般情况,对该医院五年间的医疗质量进行描述性演技;采用秩和比法(RSR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1.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形成: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效率、治疗质量、诊断质量三个维度构成,其中工作效率有3个二级指标即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及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治疗质量有4个二级指标,即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诊断质量有3个二级指标,即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及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工作效率指标、治疗质量指标及诊断质量指标的权重依次是0.11、0.31、0.58;工作效率指标包括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它们的权重依次是0.05、0.03、0.03,治疗质量指标包括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它们的权重依次是0.09、0.12、0.03、0.06,诊断质量指标包括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权重是0.3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标的权重是0.14,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指标的权重是0.09。
  3.医疗质量一般情况:工作效率指标:2010年的床位使用率达到93.90%,2011年略有下降,在2014年达到96.58%。床位周转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指标值较2010年有所下降。该院2010-2014年间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有所波动,2010-2011年下降幅度较大,2011-2014年这四年均有所上升。治疗质量指标:2010年治愈率为74.10%,好转率为20.80%;2014年治愈率为84.70%,好转率为21.30%;2014年比2010年治愈率增长了10.60%,好转率增长了0.50%。病死率自2010-2014年呈稳定或逐年下降趋势,病死率由2010年的3.39%下降至2014年的2.55%,但2013-2014年却有稍稍的升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在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间有了很大的提升,从2010年的83.90%到2014年100.00%。诊断质量指标: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间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指标值呈稳定或上升趋势。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除2010年为99.90%外,其余年份均为100.00%;从2010年开始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
  4.医疗质量综合评价:运用秩和比法对该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秩和比(RSR)值的变化趋势上看,RSR值在2014年达到最高,为0.4163,依次为2013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该医院2014年医疗质量较好,2012年和2011年的医疗质量偏低,2010年和2013年的医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结论:从2010年至2014年,这近五年来,该医院医疗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该医院是一所医疗技术水平基础相对薄弱的医院,以特色品牌科室为发展重点,但是医院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需要继续做下去。实际调查表明,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在该医院的实际操作中具有可操作性、客观性的特性,指标权重的确立也和医院实际工作情况较吻合;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与该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较吻合,说明其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对医院做综合统计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可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