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矫治体系非拔牙矫治恒牙初期牙列拥挤患者的临床研究
【6h】

不同矫治体系非拔牙矫治恒牙初期牙列拥挤患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病例来源和纳入标准

1.2分组

1.3材料收集

2. 方法

2.1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2.2排齐整平过程

2.3模型测量

2.4头颅侧位片测量项目(共13项)

2.5统计分析

结果

1.各组患者上颌排齐前后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结果。

1.1 CCO矫治体系(G1组)上颌排齐前后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值比较

1.2 Damon矫治体系上颌排齐前后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值比较

1.3传统直丝弓矫治体系上颌排齐前后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值比较

2.各组间上颌排齐前后测量数据差异的比较

讨论

1.数字化三维模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分析

2.自锁矫治体系

3.牙弓的变化

4.牙槽弓的变化

5.磨牙及前牙位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不同自锁矫治体系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不同矫治体系进行非拔牙矫治恒牙初期牙列拥挤患者时,上颌牙列排齐前后牙弓、牙槽弓、前牙和磨牙位置的变化,分析和探讨不同矫治体系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青少年中度牙列拥挤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矫治体系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30例牙列拥挤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患者上颌牙列完整,且上颌为第二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但未建牙合的恒牙初期;②上颌中度拥挤;③进行非拔牙矫治,在矫治过程中未使用口外弓、螺旋扩弓器、种植体支抗、TPA、邻面去釉等辅助手段;④患者口唇闭合良好,无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⑤患者均无正畸治疗史,无唇腭裂病史,无先天缺失牙、多生牙、埋伏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按其矫治过程中所配用的不同矫治体系分为三组(G1,G2,G3):配用CCO(Complete Clinical Orthodontics)矫治体系共10例为G1组;配用Damon矫治体系共10例为G2组;配用传统MBT矫治体系(Discovery of Dentaurum)共10例为G3组。分别在患者治疗前(T0期)和上颌排齐整平后(T1期),制取石膏模型并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3 Shape R700三维扫描仪对石膏模型进行扫描,并应用3 Shape OrthoAnalyze分析软件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将X线头颅侧位片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标志点描记和数据测量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内上颌排齐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患者尖牙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有所增加,磨牙间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牙弓宽度的变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牙槽弓宽度均有所增加,CCO 矫治体系组和Damon矫治体系组第一磨牙牙槽弓宽度较MBT组显著增宽;CCO矫治体系组和Damon矫治体系组第一磨牙倾角较MBT组显著减小,MBT组第一磨牙倾角增大;上颌排齐前后,CCO组第一磨牙位置基本不动,Damon组第一磨牙远中移动1.38mm,MBT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4.16mm;CCO矫治体系组和Damon矫治体系组前牙唇倾度和前牙倾角较MBT组显著减小,Damon组减小角度最大,其次是CCO矫治体系组,MBT组前牙唇倾度和倾角均增大,CCO组前牙位置基本不变,Damon组前牙腭向移动,MBT组前牙唇向移动。
  结论:1.自锁矫治体系与传统直丝弓矫治体系在非拔牙矫治中对牙弓形态的改变没有显著差异。2.自锁矫治体系较传统直丝弓矫治体系在牙槽弓的改建上更具优势,更符合生理性改建。3.自锁矫治体系能够更好地控制后牙支抗,Damon矫治体系磨牙有显著的远中移动;CCO矫治体系磨牙几乎不动;MBT矫治体系磨牙近中移动。4.自锁矫治体系能够更好地控制前牙唇倾度和前牙位置,CCO矫治体系在控制前牙唇倾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表达前牙转矩;Damon矫治体系前牙唇倾度减小量最大;MBT矫治体系前牙唇倾且前牙唇向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