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6h】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分期标准

1.3 方法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病理特征

2.3 影像学检查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为39-79岁,中位年龄66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颈部迅速增大的肿物,12名患者伴随明显的压迫症状,其中,声嘶6例,呼吸困难8例,吞咽困难9例。15例(71.4%)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17例(76.5%)LDH升高。11例(52.4%)β-2微球蛋白升高。11例(52.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11例(52.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ECOG评分0-1分16例(76.2%),ECOG评分≥2分5例(23.8%)。合并B症状3例(14.3%)。10例患者经粗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11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4例(66.7%),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ma tissue,MALT)4例(19.0%),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3例(14.3%)。超声检查分型:弥漫型11例(52.4%),混合型4例(19.0%),肿块型6例(28.6%)。依据Ann Arbor分期,ⅠE期12例(57.1%),ⅡE期9例(28.6%)。治疗上,单纯手术3例(14.3%),单纯化疗5例(23.8%),单纯放疗2例(9.5%),手术+化疗6例(14.3%),手术+化疗+放疗2例(9.5%),化疗+放疗3例(14.3%)。随访时间为2-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截至随访结束,18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03)、Ann Arbor分期(P=0.037)、ECOG评分(P=0.006)、“双重打击”(P=0.006)与预后相关。年龄、性别、桥本氏甲状腺炎、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病理类型、是否为生发中心型与预后无关。
  结论:1.颈部迅速增大的肿物为PTL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伴随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明显的压迫症状。
  2.桥本氏甲状腺炎为PTL的高危因素。PTL可合并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多伴随LDH、β-2微球蛋白升高。
  3.超声检查是术前诊断的常用方法,分为结节型、弥漫型、混合型。
  4.粗针穿刺活检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粗针穿刺活检仍不能明确病理的,可考虑外科手术干预。
  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双重打击”与预后相关。年龄、性别、桥本氏甲状腺炎、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病理类型、是否为生发中心型与预后无关。
  6.治疗上需结合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局限性、惰性的ⅠE期患者,采用单纯手术、放疗或两者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侵袭性或临床分期超过ⅠE期的患者,通常采用放疗化疗联合的治疗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