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吸氧浓度与手术部位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
【6h】

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吸氧浓度与手术部位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及研究质量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围手术期吸氧与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研究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指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涉及手术切口、器官或腔隙的感染[1]。在临床工作中,SSI的发生率约为2%-5%[2],其中结直肠术后SSI的发生率高达24.3%。中国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结直肠手术,多数为结直肠肿瘤切除术,《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患者约为37.63万,其中约93.28%的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发病率最集中的年龄段为60岁-74岁,占总体发病人数的41.23%[3]。虽然缺少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诸如结肠梗阻、结肠扭转等需要进行结直肠切除的手术且患者也以老年人居多。很多结直肠疾病都伴随着出血、慢性腹泻、肠梗阻等症状,因此结直肠疾病患者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结合结直肠内容物中细菌种类复杂且含量较多,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污染切口的特点,结直肠手术后的SSI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类型。经历结直肠手术的患者一旦发生SSI,其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医疗花费也会大幅度增加,甚至可能因为感染或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死亡。这对医院、医生、患者以及医疗保险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鉴于以上原因人们对如何减少结直肠手术后SSI的发生做了大量的探索,其中关于“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能否减少结直肠手术后SSI的发生”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采取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评价围手术期吸氧浓度与结直肠手术后SSI的关系,为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吸氧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吸氧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关于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不同浓度吸氧与手术部位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从数据库建库到2017年9月。由2位专业人士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及STATA14软件进行分析及绘图。
  结果:最终有8项研究纳入本次分析,共计244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进行高浓度吸氧较常规吸氧可以减少SSI的发生RR=0.80(95%CI:0.66~0.96;P=0.02)。排除N2O和地塞米松干扰,不考虑术后吸氧时长,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较常规吸氧可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RR=0.74(95%CI:0.60~0.92;P=0.02)。排除N2O和地塞米松的感染且术后吸氧时间≥6小时的情况下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可以减少SSI的发生RR=0.57(95%CI:0.37~0.87;P=0.01)。排除N2O和地塞米松的感染,当吸氧时间≤2小时,高浓度吸氧不能减少SSI的发RR=0.70(95%CI:0.35~1.40;P=0.32)。
  结论: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可以降低结直肠手术后SSI的发生。结合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高浓度吸氧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建议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浓度为80%的氧气并且在术后持续至少6小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